“什么?!”
顾晓楠第一反应,是觉得自己听错了。
什么爆发霍乱?!
这两个字眼,听起来像二十世纪初的文学作品才会出现。
朱小丽又重复了一次,语气郑重,绝对不是弄虚作假。
顾晓楠眨眨眼睛,知道问题严重了:“哪里来的霍乱弧菌?”
“第三食堂里的三名外国留学生。”
“现在多少患者了?”
朱小丽很焦躁地说:“我怎么知道。靠,我回不去学校了。得找地方先暂时落脚。晓楠,我们在这儿先分手吧,回头再联系。好不好?”
顾晓楠眼下也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只好自己提着行李箱上了往宁县的班车。
班车上人也很少,路上各种萧条冷落。
顾晓楠翻了翻本地新闻,才发现这场疫情竟然已经蔓延到整个Z市市区去了。
霍乱是二十世纪初横行一时的消化道传染病,夺走了无数人生命。
现在卫生条件好了,霍乱渐渐成为一个遥远名词。
但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霍乱依然肆虐。
顾晓楠看到路上九成食店都关了门,她知道,受到疫情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餐饮业。
这才刚过了年呢……
她的心情渐渐沉重。
各个交通枢纽都增加了防疫人员检查体温,就连黄沙岛码头也不例外。
回到村委会,顾晓楠发现大伙儿都在。
她顾不上把行李放好,直接走了进去:“今天人好齐呢?”
麦洁萍发出一声欢呼:“晓楠回来了!”
大家热情地围上来,顾晓楠就知道,肯定有事儿找到自己头上了。
她福至心灵,说:“是不是跟疫情有关?”
“是啊。突然闹起霍乱,第一人民医院都被封锁起来了,可够吓人的。我们黄沙岛因为交通不方便,反而占了优势,没有传到这儿来。但是今天开始要做全村的防疫布控。我们都盼望着你回来呢。”
顾晓楠愣住。
顾金来说:“晓楠,当年我们这儿战斗血吸虫、臌胀病、灭钉螺、预防乙型肝炎,都是张奶奶在忙碌奔走。如今你是孙承祖业啊!”
那些都是很久很久之前的记忆了,那时候顾晓楠还没出生,她当然毫无印象。
但,村里人都给记住了。
顾晓楠正想要下意识反驳:“我已经从家里出来了。”
村委会众人目光交织成一张网,把她笼罩在网中心,里面既有期待,也有渴望。
顾晓楠正想要心软答应,心头一震,清醒过来,说:“我才刚回来,先了解好情况再往后说不迟。”
并不是她铁石心肠,成年人都应该懂得没有调查和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这个道理。
顾金来急了,说:“晓楠,你什么意思?怂了?”
“金来,你别躁。”关键时刻,顾桂顺又站到她一边,安抚住顾金来,
“晓楠说得没错,她才回来,马上干活不合适。洁萍,你先带她去村里走走,说说情况和上头的要求。”
顾金来不作声了。
顾晓楠胡乱把行李箱塞回宿舍,跟着麦洁萍步行进村。
麦洁萍一说,顾晓楠才知道这次疫情有多么严重。
原来西江大学那几个外国留学生只是其中一批患者,此外还有零星患者在市区和宁县等邻近市区的县区里发现,这才震动到省里。
“现在省里直接派了专家组来进驻,医院和学校被封锁。我们农村好一点,但是要特别注意提醒村民饮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在村里各个地方清理卫生死角,喷洒消毒剂。”
清理卫生死角和消毒什么的,说出来只是轻巧一句话,却意味着未来无休无止的加班。
顾晓楠毫不意外,说:“这些不是合情合理嘛。”
麦洁萍说:“还有,我们是渔民岛,很多人吃鱼。现在上面要求市场不能卖鱼。”
顾晓楠马上严肃起来了。
“这样可就麻烦了……”顾晓楠喃喃道。
自古以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黄沙岛处于江中心,水网地带,渔民众多,所产河鲜也十分出名,几乎成为一张名片。
这一场霍乱来到,由于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没干净处理和彻底熟透的水产品传染,对当地的渔民和餐饮,造成几乎灭顶之灾。
麦洁萍很沉重,说:“现在才停渔停市第三天,补助给着,大家情绪还算稳定。但是再往后就很难说了。
要知道,疫情这种事情不是台风,有天气预报可以播报,大家伙心中好歹有个底儿。
这心里没底儿的事情,很快,休渔期又要到了。
这前头两个月后头三个月的,一年里倒是有五个月不能捕捞,会有问题的。”
她说一句,顾晓楠心里沉重一分。
以麦洁萍的大妈性格,业务水平也就到计算大妈买菜钱的出纳常识,这番有见识的话,当然背后有人教她说。
教她说,是因为某人现在忙得抽不开身来,只能托麦洁萍转告。
顾晓楠说:“桂顺伯伯呢,他在忙什么?”
“桂顺和金来,如今分工。金来还是跟着百香果和网店的生产,那块是才起来的金矿,不能丢。桂顺忙着和那几家河鲜茶楼的老板周旋呢!”
“那是什么情况?”
“他们是村里的纳税大户,这次霍乱一来,大家伙不来吃水产了,本来就损失惨重。如今下来命令让他们关店停业,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他们对村里给的停产补贴很不满,嫌太低了。”
“有多低?”
麦洁萍叹了口气:“摸着良心说,确实很低,连他们的水电费都不够。还有一批工人养着要支出呢。”
顾晓楠倒抽一口冷气,不说话了。
“所以呢,这段时间你就多担待点。没有人来指导我们工作,我们俩女人就是卫生负责人,把预防清洁的工作做好,不给桂顺、金来添麻烦,就是立了大功了!”
顾晓楠感到肩上责任沉重,点了点头。
绕了村子一圈,村子里还算平静。
村头村尾多了几条卫生标语,沟渠旮旯少了几堆垃圾,幼儿园里飘着浓浓的消毒水味儿,这些变化其实还挺不错的。
环境比之前干净卫生多了。
百香果园正常生长,村民们又在田头忙活,一派春日农忙风光。
“情况还算不错。”
“沙尾村最惨,他们渔船最多。”麦洁萍说,“我们幸亏转型得早,不然也和他们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