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起羽书端起桌上的一杯热茶,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开始了他在柳家寨里的第一场演出。
“各位父老乡亲,今天我来到贵宝地讨口饭吃,我会尽我所能把书说好,有什么不周全之处,还望各位父老乡亲多多包涵!我在这里将用35天的时间,给大家说完全本的《杨家将》。好,咱们废话少说,下面,我就开始说书。”
随后,神起羽书拿起了鼓棒,“咚、咚、咚。”地打起了开场鼓,并说道:
“说不说书,上场先做诗,上场不作诗,为欺师灭祖,同行见了要掂生意,老师见了活埋人。那位说了,活埋多深?活埋到脚脖子。那位又问咧,你说的是什么苦书,论何等的言辞?”
咚、咚、咚。
“一颗宝珠土里埋,
乌云遮着栋梁材,
有朝一日时运转,
能把乾坤翻过来。”
咚、咚、咚。
接下来,神起羽书正事说唱《杨家将》。
评书《杨家将》是讲史类的“袍带书”,其中有些事实有史可查,有些则真假相掺。评、鼓书中的《杨家将》,又名《盗马金枪》,主要描写杨继业、杨延昭、杨宗保三代英雄的传奇故事,多从“金沙滩”起,至“天门阵”止。中间有金沙滩、李陵碑、下边关、智断潘杨案、兵困黄土坡、大战韩昌、金殿验人头、白马告状、孟良盗发、穆柯寨、三请穆桂英、大破鬼魂镇等热闹故事。
神起羽书的说唱,口齿清晰,娓娓送来,唱的字正腔圆,高亢激越。他时说时唱,语言甜美,合仄押韵。有时候说道关键的地方,“嘎”地站起来,辅以动作,挥之一表情,绘声绘涩,十人听着,或潜然泪下,或痛恨锥心,或拍手叫好,或唏嘘连连,似身临其境,如醉如痴。
神起羽书在演说书的时候,他的眼睛在观众群里搜寻者一个人的身影,他在寻找着柳莲儿的身影。怎奈,他把所有的听书的人都看了一个遍儿,也没有找到柳莲儿。神起羽书的心中疑虑着,她不说最喜欢听书吗?还是喜欢自己说的书,怎么不见她来听书呢?
柳喜山也在寻找着柳莲儿的身影,柳喜山知道,寨子里那些憋得“嗷嗷”直叫的那些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和那些“牛鬼蛇神”,今晚都会到书场来听书的。有大部分的人不是为了听书来的,他们是来凑热闹的,找腥味的。柳喜山在深深地为柳莲儿担心着。如果柳莲儿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那样,太对不起死去的大哥大嫂了,更对不起那个含冤死去的牛玉彬了。虽说,他也清楚,柳莲儿不是一般的女子,有一些的功夫,还那么的聪明机灵,不会轻易上男人当的。但是,他还是放不下心来。柳莲儿只有呆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保护着她,他才是最放心的,柳莲儿也是最安全的。
柳莲儿打小就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幸格,别人都喜欢说好的东西,她并不一定喜欢。别人说最厌恶的东西,也许是她最喜欢的东西。比如,寨子里的人们常常指着树上的一只鸟儿,喜欢的了不得,品头论足的,津津有味。柳莲儿却会用一颗石子惊飞鸟儿,抓出一只癞蛤蟆来,挂在树上,她独自欣赏,且饶有兴趣。
又如,寨子里一户姓柳的人家,家中有一条黄毛的缎子狗,寨子里的人都喜爱,对其赞不绝口。对于这条狗,柳莲儿也是非常的喜欢,但她没有像大伙一样,拥在柳家门口欣赏这条狗。她想尽一切办法,把黄段子的狗俘虏到了放牧场上,用绳套把它圈在那里,自己坐在一旁,独自欣赏着。然后,将其杀掉,埋进土中,不叫别人在去欣赏。
柳莲儿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今天晚上,柳莲儿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抱着孩子挤在人群里听神起羽书说书。她把孩子交给了不爱听书在家里睡觉的老婶看护,自己在人群背后的一辆大马车上,铺了一块厚厚的暖垫子,披着一件羊皮袄,静静地听着神起羽书说书。
四周寂静一片,满院子里只有神起羽书的说书声。
今晚上的书场,怎么会少了钱贤良。只因为喜马拉雅山婆娘的撒泼,让他迟来了一些,耽误了他在说书之前给全体社员的讲话,但也绝对不会影响到他来说书场的好兴致。
钱贤良来说书场,也不是为了听书。他也不愿意听书、更是听不懂书。他来说书场,就是想见到柳莲儿。钱贤良知道,柳莲儿最喜欢听书,今晚又是一个俊俏的说书先生说书,柳莲儿是一定来听书的。
连他自己都整不明白,最近这些日子里,不知道为什么,柳莲儿主动搭理他了。虽说是忽冷忽热,但也是一种好的兆头,预示着他一直暗恋着柳莲儿的那份苦恼,马上就要宣泄出来,让全柳家寨里的人都知道,柳莲儿只有和他做夫妻,才是世间最完美的夫妻,柳莲儿才能爱情和幸福的双丰收。
钱贤良如同一只黑老鼠般,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寻找着柳莲儿。突然间,钱贤良发现柳莲儿孤伶伶地坐在大车上听书。顿时,好心情暴涨起来,同时又心生怜悯之意。
钱贤良还是如同偷粮食的田鼠般,小心翼翼地凑到了马车的旁边,面对着柳莲儿,压低声音,嬉皮笑脸地搭讪了一句:
“嗨!看我们的柳莲儿,怎么那么的可怜啊!听书都没人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