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结束,我们回到了往日正常的工作生活的秩序中。当然,我的生活还是有一些改变的。因为我已经是宋家妇了嘛!当然不能再如往常一样,住在租来的寓所了。
宋家的生活习性也一如既往,平平淡淡,不事张扬。纵然繁忙得如我家公宋士临,一个统领着近万员工的大公司的老总,生意上的应酬应是多得不可胜数,应是整年整月都可以不在家中吃一顿饭也不为过的(象某些为了逃避归家的男人一样,以生意应酬为借口整天在外花天酒地)。可是他没有,只要不是非去不可的酒会宴会,每到中午或傍晚的吃饭时间,他总会按时回到家来,与家人坐在一起用餐。而且有那些已经是生意上的老客户或老朋友到访等,他都经常带他们回到家来吃饭,不喜欢到酒楼饭店去。
或者就是他的这一种朴素的、不事张扬的处事态度,更能赢得了生意上的客户的赞赏与信任。所以他的生意才如此稳中向上,如日中天吧?!
受他的这种风气的影响,我们作为后辈的自然不能由着性子喜欢就回家吃一顿,不喜欢就在外面花天酒地。况且我的心里就一直反对那种仗着自己有两个钱就在外面胡天胡帝纸醉金迷的生活,一直都是以温馨和睦的家庭关系为准绳。因此,能嫁入这样的一个家庭,我心中自是万般庆幸。这一直就是我梦想中的生活呀!
所以,当初我们说要结婚,宋云重的父母曾征询过我们的意见,是不是另外置一幢房子,作为我们独立生活的开端时(他们的意思是另外送一幢房子,让我们夫妻过着真正的二人世界。这在当时有钱人家或者条件许可的人家当中,极其普遍的做法),我说既然家里的房子足够安排,为什么非得要一家人分开来住呢?我们没有要求另筑爱巢。因此,他们便将崭新的一辆白色3.0奔驰轿车送给我们夫妇俩,当作我们结婚的礼物。或者我这种恋家的情结,正合乎他们的意思吧,看得出,他们对这个儿媳妇是非常合心意的。
我们的爱巢,就设在这幢豪华的屋宅之中的四楼。
一楼是饭厅以及几间所谓的健身房娱乐室什么的,二楼是宽敞的客厅与几间单间的睡房,佣人张叔与好姨夫妇睡其中的一间,娟姐住一间,其余的就是有客人或者亲戚朋友来时的客房了。三楼是我的家公家婆的寓所,四楼属于我们,而五楼就是宋云重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小叔子宋云强的单人世界。
这三四五楼的整体布局虽与一二楼的布局相差无几,但却完全是按照独立的寓所来设计的,虽是一家人不分开,但一回到自己的住所,就完全象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家一样了。里面客厅、饭厅、厨房、卫生间、书房睡房一应俱全,家电音响应有尽有,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我们与家公家婆分家又不搬出去住的话,只要在自己的厨房里添加一套厨具就是一个独立的家了。如不知情的人骤一进来,一定以为这是什么豪华的商品楼里的一个公寓套房。
真的要对这幢楼房布局的设计者竖起拇指的,想得这么周到、合理,似乎就是按照我的意思来设计一样,所有我能想得到该怎么布局该在哪儿开窗哪儿开门等,设计者都似乎听着我的指点一样,早就做好了,等着我验收了。连我一直都梦想有一个宽敞的卫生间,有一个硕大的浴缸的设想,都早已为我周到地布置好了。我对我的这爱巢没有一丁点儿不满意的,这也是我不愿到外面另筑炉灶的最重要原因。如在外面重新建一幢楼,要我按自己的意愿去指点设计师,或者都没有这里现成的想得这么周到呢!况且,只要一进了这大门,把门一关,偌大的一整层楼房,就真真正正的属于我们夫妻二人了,谁也不会来打扰,与外面另筑爱巢有什么区别呢?而且,在我的潜意识之中,也从未排斥过与家人一起和和睦睦、热热闹闹地生活,甚至还一直向往着过这种大家庭生活呢!更何况,这是一个温馨和睦的美好家庭啊!
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生活是如此平静祥和,平凡却充实,爱情是如此浪漫、美满,我真的有时会怀疑上天是不是对我太厚爱了,给了我这么一个美好的家,给了我这么一个美好的爱人。
只是自从我嫁入宋家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我心头,想问又不敢贸然开口,但暗中观察了好一段时间还是瞧不出个所以然来,最终还是忍不住问宋云重。而宋云重这人就是这样,一般的东西只要你不开口问,他是从不会主动向你说的,而连他都一知半解的事,他更加不会主动和你说,哪怕是私下里猜测也不会向你探讨,哪怕是我作为他的妻子。
比如关于娟姐的问题。
我们家的家庭成员组成说是只有五个,即我家公家婆,我们夫妻俩加上我的小叔子。但也可以说是八个,即张叔夫妻,以及娟姐。张叔好姨倒也罢了,因为他们是佣人,虽说不是与这个家有血缘关系,但也还算得是一家人吧,古时候就是家丁或什么管家。可是,这个娟姐到底是什么身份,我一直都搞不明白,想问自然不能问,唯有暗自留意,看能找得出什么答案。但自从我结婚了近半年来,还是徒劳无功。
我尚未嫁进来之前,虽然偶尔与宋云重回家吃饭,但每次都似乎碰上这个年龄看上去与我们相仿,皮肤黄黄其貌不扬的女子。开始时以为是宋云重的什么姑姐或堂姐之类,但宋云重介绍时又不作什么说明,只说叫娟姐,是什么身份又不说。
在我与宋云重的关系示确定下来之时,我曾怀疑过是不是他父母私下钦定的宋家未来的儿媳妇,但凭这女子平平的相貌,似乎又太过牵强。而且凭直觉,宋云重对这人完全不会感冒,遂放下了心,又以为是宋家的什么亲戚,后来证明又不是。
我嫁入宋家与娟姐的接触多了起来之后,曾不着痕迹地与她攀谈过,想从她口中知道一些蛛丝马迹,也只是知道她是我们肇庆郊区——不,应该叫做山区的人才对,因为也的家乡来自德庆,是四野总厂总装车间的一个会计。每天也是这般的上班下班。
开始时我并不敢问的太多,渐渐地与她相处日久,关系也开始熟络,并有点无话不谈的时候,我才敢将话题挑得明一些,好解开我心中的疑团。
我虽不是个“八卦”的人,但日久的这么共处,心里总是有点好奇心的呀!毕竟,现时的她与宋家非亲非故的,宋家为什么会对她这么的好呢?
在一次只有我与她单独在客厅看电视时,我不露痕迹地问道:“娟姐不用加班呀?”
“不用,最近并不是好忙。”阿娟答道。
“我们家老爷对你似乎很不错哩!”
我尽量用不让她察觉到我是在试探她的语气,漫不经心的说道。末了忽然意识到这样有可能令得她误会我是呷她的醋,又补了一句,说:“那肯定是因为你的工作很出色,所以这么赏识你吧?”
“哪里,我本来都不是读会计的,是进了四野之后才去读的夜校,现在还不怎么懂行呢,毕竟基础不好,而且又是中专的课程,哪里是什么工作出色呢?”
阿娟看了我一眼,或者还是察觉到我的意图,说道:“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对我这么好,或者是因为我爸爸和宋总是故交的缘故吧?我才得以进到四野的。”
我有点惊讶,也有点终于恍然大悟:“故交?”
“你不知道吗?宋总到我们乡下插过队,可能就是那时他们认识的。”
我有点恍然,但一想又觉得不对,不是说宋士临插队时是在封开县吗?那样他才认识我家婆的呀?可娟姐却是德庆的呀?继而一想,封开德庆是毗邻,就算这样认识了也不足为怪,于是心里释然。
阿娟知道我对于她这身份的好奇,便主动跟我说起了她能够进入四野工作并得到宋家如此厚待的经过。
她读完高中后,因考不上大学,便立心在家里务农,帮忙父亲打理那十几亩的果园。就在前年,忽然有来自远方的客人找她父亲,并打探问是不是从前在某地方做老师的。她父亲母亲从前都是做教师的,后来因为超生,被开除了教师的职务,回家务农了。
来人她父亲并不认识,但那人不知跟她父亲说了些什么,并询问了一些东西,她父亲频频点头,谈话时并不时用眼睛瞄她。后来吃饭的时候,那个人和蔼地问她想不想到大城市去打工,当时她用询问的目光年看她的父亲,哪料一直都不赞成她到外面打工的她父亲,这次竟然爽快地同意了,并说大个了也该到外面闯一闯世界长一长见识,而且打工也可以为家庭增加收入等等。
她就这样跟着那个人来到了顺德,并顺利地进入了四野,获得了一个不错的职位,而且宋士临以及他妻子都对她很是友善,常叫她到家里玩,后来又说厂里的宿舍不好,反正家里有的是空房,就干脆叫那到家里来住了。
“我也不知道宋总和梅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想拒绝他们的好意,似乎又对他们不太尊重,所以……“
阿娟似乎想向我解释清楚并不是她死皮赖脸的住在我们家,只是盛情难却而矣!
我忽然醒觉到,我这样刨根问底的,已经令她误会了我是不喜欢她住在我们家,令她产生了寄人篱下的心理了。连忙说道:“或者我们老爷在插队的时候得到过你父亲的照顾,所以特意找到你们,是为了报答你们一家人以前对他的恩情呢!这证明他是一个念旧的人,所以你千万不要太多心,令到他们这一辈人难做。而且,多了你一个女的在家里,我也多了一个谈心的伴呀。我只不过是好奇,所以才问你这一些罢了,你真的不要太多心。”
“怎么会呢?”阿娟讪笑着,但怎样也掩饰不了脸上那尴尬的神情,哪怕是只有一丝丝。
我知道我再怎么努力解释,那也只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毕竟她心里已经有了点疙瘩,想要去除它,只能在日后的相处之中慢慢的、不着痕迹地化解掉才行。毕竟她是一个如此精明,而且带点敏感的人。
幸好,因为宋云重表妹的到来,得以让我表现了我并不是对外人心存芥蒂、心胸狭窄的人。娟姐自然慢慢的消除了对我的警戒之心,与我真正的成为了好朋友。宋云重的表妹因为逃避计划生育而来到了我们的家。
宋云重的表妹,也就是几年前第一次他到我家来找我时一起来的那个。几年不见,如不是宋云重的提醒,我根本就认不出她来。从前的她虽不说特别漂亮,但还算是一个水灵灵的标致人儿,可如今的她,面黄肌瘦,眼神枯涩,完全不象个才二十三四岁的正在享受着青春的少女的样子。
原来,她竟是一个已是三个女儿的母亲了,而最小的女儿才刚刚满月。为了能够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不得不冒着被罚巨款的险,而逃离家园,当起了超生游击队之中的一员。
据我所知,她与宋云重以及与我都是同在一年里出生的,比起宋云重小不了多少,比我也大了只一个月左右。但我偷偷的在镜中将自己的容颜与她相比了一下,还是不能相信,眼前的这个表妹,说她比我大十岁也绝不会有人不相信。
因为多了一个小婴儿,家里平日平静的气氛刹时就热闹了起来。或者是许长时间都未与小孩子们共处的缘故吧,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特别喜欢这小朋友。我、阿娟、以及宋云重三人,一下班回到家里来,都是争着抱这小囡囡,而我的家婆或者早就想着抱孙子的缘故吧,对这小家伙更是疼爱有加,还不时用颇含深意的眼神盯住我。我自然知道她的意思,无非是说人家表妹虽是与我们同龄,但却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而我也已经结婚半年多了,但我的肚皮却仍是波平如镜,丝毫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