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阁小说网

必访搜索,befun尽获!

下载必访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立即下载

图片
大图

必访搜索,befun尽获!

下载必访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立即下载

首页 > 言情 > 美人谋:妖后无双

   姚君泽赶到沁雪宫时,天已黑透,远远望着沁雪宫,漆黑一片,冷冷清清。

  

   到了宫门口,迅速下了马,由身边的侍卫引开,然后一个健步上了台阶,却意外看见正四品武官崔杰。

  

   崔杰带着御林军将沁雪宫牢牢围住,一身盔甲,肃然之气集于一身。

  

   “姚公子请留步。”

  

   姚君泽冷眼扫向他,“滚开。本公子要见姑妈还要你多管闲事?”

  

   崔杰并未发怒,持剑上前,与姚君泽面对而立。“臣奉皇上之命再次驻守。君不准,臣便不能放任何人进去。”

  

   姚君泽邪邪一笑,“我准了。”

  

   崔杰疑惑不解,随即明白,姚君泽的名字中有“君”字。但在下一秒却又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子。姚君泽的话明明是谋逆罪!

  

   姚君泽说完也觉得有些不对,忙换道。“放肆!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后宫重地,谁准你带兵进来的?就算是皇上,你这样对我,他日我也要你吃不了兜着走!”

  

   “哥哥!”姚冰绮从身后赶上来,忙跪地,“皇上圣安!”

  

   姚君泽一听,抬头,果然看见端木谨面无表情由内室走出,身后是自己的爹爹和姑妈。

  

   “听姚公子的意思,倒是不把朕放在眼里。姚爱卿,这样的好儿子可真是让朕大开眼界。”端木谨负手而立。两旁的侍女掌了宫灯,灯光印射在他刚毅的脸上,眸若深潭,似乎一不留神便是万劫不复,令人望而生畏。

  

   姚洋听后忙上前,一个耳光甩向姚君泽。“孽障!圣上在此,岂容你嚣张!”然后对着端木谨跪下,以示其错。

  

   这一耳光打的所有的人心里一颤。端木谨也着实怔了一下,这左相疼爱子女可是在朝堂上出了名的,平日里连重话都不舍得说一句,如今当着他的面甩了姚君泽一耳光,算是折罪吗?抑或是……做样子?

  

   姚君泽更是惊恨交加,想来平日里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今日竟被人甩了一耳光,怎么能不气愤!但还是没有说什么,反而和姚洋一齐跪下,“请皇上恕罪。”

  

   端木谨不语,冷眸看着姚洋。“别说姚爱卿你私制龙袍犯了大罪,但是姚君泽今日私闯后宫,触犯龙颜一事,朕就可将他打入天牢。”

  

   雪妃浑身一怔,忙抓着端木谨的衣袖跪下。“皇上明察!私制龙袍一事家兄确是不知,自皇上登基以来,家兄誓死效忠皇上,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更何况是私制龙袍这等滔天大罪,就算是借家兄几个脑袋,他也不敢啊!皇上,这分明是有人诬陷。”

  

   姚洋也随即接道,“臣对皇上之忠,天地可鉴!”

  

   一刹那,没有了任何的声音。

  

   姚君泽盯着自己的爹爹,惊诧不已。私制龙袍!此乃诛九族大罪,怎么会这样!他再怎么糊涂也不会不明白此中的真意,兵权尚未得手,睿王又如此得势,再怎么着爹爹也不会如此轻率。必是有人嫁祸于姚家。

  

   冷风萧瑟,衣诀飞扬。静寂的沉夜似压抑着某种不知名的情绪,起起伏伏,一触即发。

  

   端木谨摆弄着手中的扳指,似笑非笑。“姚爱卿的忠心朕心里有数。但要说嫁祸栽赃一事,从何说起?何人与爱卿有如此大的恨?”

  

   姚洋抬头,面色平静,一字一板道。“右相。”

  

   似是猜到会有这样的结果,端木谨但笑不语。

  

   雪妃听后,立刻如瘫了般倒在地上。

  

   “姑妈!”姚冰绮跪着上前扶住雪妃,“姑妈,你醒醒啊。”

  

   端木谨见此,敛去笑意。“姚爱卿可知自己说错了什么?”

  

   阵阵寒意萦绕在姚洋的身边,额上早已沁出了汗,冷风袭来,让他着实打了个冷颤。这种感觉,让他心生恐惧。

  

   “臣……不知。”

  

   崔杰瞥向他,眼底闪过一丝嘲弄。

  

   “想必爱卿不知,提议搜查姚府一事乃是太子之意。”端木谨望向天空,飘渺的星空令人心神向往,却又隐藏着许多不明的蕴意。

  

   姚洋顿时吃惊不已,太子!

  

   “朕听闻,姚爱卿与风漓国兵部尚书有来往,这事,爱卿如何解释?”端木谨挑眉。

  

   姚洋顿时冷汗淋漓,“臣……”

  

   风漓国位于木凌朝东面,四面环水,乃是一个岛国。风漓国以水稻为食,虽领土不大,但一直以来却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充着领土,逼近了木凌朝的边关,云遥关。云遥关是木凌朝的一面墙,打开了云遥关,一直北上,便可直达木凌朝都城木凌城。

  

   “风漓国逼近我朝境界一事,姚爱卿为何压着不报?若不是崔爱卿冒死拼回来,最后怕是国家灭亡了,朕都不知道!”端木谨将一纸奏折甩到姚洋面前。“江南水灾,刻不容缓。边关战事,莫不是刻不容缓?你故意留下奏折,请朕派澈儿前往江南,莫不是因为风漓国兵部尚书今在江南那,好与他里应外合,欲推翻朝政,越俎代庖,改朝换代!信不信,朕现在就可摘了你的脑袋!”

  

   “皇上!”姚洋狠狠的叩头。“这是天大的冤枉!臣与风漓国尚书并不认识,何来里应外合一说?至于轩王前往江南,那是臣觉着他有这个能力,可以为君分忧,并无其他意图。奏折压着不放,只是因为……”

  

   “够了!”端木谨冷斥一声。

  

   “皇上,爹爹几十年含辛茹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上万不可听信小人之言,冤枉爹爹啊!”姚冰绮声泪俱下。

  

   “小人之言?朕的儿子,木凌朝的太子何时成了小人?姚爱卿,你这一对儿女当真是好大的胆子!看来是朕很平时太放纵你们了。”语气转变,如冷箭般直射心头。

  

   崔杰上前,“启禀皇上,当务之急,乃是派人前往云遥关。臣请旨,愿即刻前往!”

  

   “姚爱卿受伤未愈,如此体恤百姓,关心国家,朕很欣慰。但朕心里有谱,即刻传睿王、浔王殿下觐见。”端木谨大袖一挥,下了台阶,向阳春殿走去。

  

   姚洋抹了抹汗,随即也跟了上去。姚君泽嘱咐妹妹在此照顾姑妈,冷眼看了崔杰一眼,也跟了上去。

  

   崔杰面无表情,衣袖下的手却早已紧握成拳。

  

   阳春殿。

  

   端木凌洛、端木凌浔各着官袍跪在台阶下。

  

   两边的侍女执着宫灯侧立而站。冷风萧瑟,灯笼洋洋洒洒,光束斑驳地撒在阳春殿的牌匾上,令人肃然起敬。

  

   端木谨扫了一眼两人。“朕命你二人即刻带领四十万人马前往云遥关,毋须将风漓国兵部尚书擒来,否则军法处置。”

  

   端木凌浔拱手,“四嫂如今身怀有孕,儿臣恳请……”

  

   “儿臣遵旨。”端木凌洛打断他的话,“此战,儿臣必胜。”

  

   姚洋站在一旁冷眸看着他,眼底的恨意一目了然。

  

   “甚好,朕对你有信心。”端木谨眸向姚洋,“至于澈儿,朕觉得,召他回来是最好的选择。”

  

   姚洋脸色大变,忙跪下,“皇上……”

  

   “传朕旨意,姚相私制龙袍,罪可当诛,念其往功,朕赦免他一死,自此贬为四品侍郎,罚俸一年,迁出丞相府,三月之内不得上朝。雪妃降为贵人,迁出沁雪宫,转玉竹苑,其宫内侍女一律发配边关。”端木谨微靠在座上,声音冷的彻骨。

  

   于此,姚洋如瘫了般坐在地上,两旁侍卫上前摘其乌纱,脱其官服。姚君泽愣着,顿时不知所措。

  

   端木凌洛眸光寒射,却面无表情。“禀父皇,儿臣建议江南之行由太子代劳。”

  

   端木凌浔疑惑不解。

  

   而端木谨却仔细打量着端木凌洛,似要将他看透。半晌,他笑意甚浓。“朕正有此意。传右相觐见。”

  

   不多时,凤源兮一身官服出现在阳春殿。端木谨似笑非笑,“凤爱卿,朕命你协同太子即日前往江南,你可有异议?”

  

   “臣遵旨。”凤源兮跪下谢恩。

  

   “很好。传朕旨意,晋封怡妃为怡贵妃,赐棠清宫。浔王殿下为襄王,赐襄王府。“端木谨下了台阶,扶起凤源兮。

  

   凤源兮怔了一下,“谢皇上。“

  

   “你我本是亲家,何须客气。”端木谨转头看向姚洋。“下去吧。”

  

   姚洋怔了怔,强忍住内心的不快,“臣告退。”然后由姚君泽搀扶着离开了阳春殿。

  

   江南。

  

   沂水镇乃是江南地区的中心繁荣点。木凌朝盛传一水一镇两关,其中的一水一镇指的便是沂水及沂水镇。而两关是指定郡关和云遥关。木凌朝坐北向南,快马加鞭南下两日便到了沂水镇。

  

   沂水镇的沂水是环绕纵横木凌朝的主支,上通玄河,下接定郡关,左临北海,右壤咸阳,地理位置甚好。然,沂水镇却常年遭受水灾的侵害,民不聊生。沂水镇中有一沂水坝,因上任知府贪财好乐,致使沂水坝的建设一拖再拖,最终导致了洪水泛滥。因此轩王端木凌澈刚到沂水镇便下令重修水坝。

  

   而修坝自然要银子。然而未等他上报朝廷请求拨款时,工部尚书阮增已经携圣旨到了沂水镇。

  

   “奉天承运,吾皇诏曰。左相私制龙袍,触犯龙颜,故贬为四品侍郎,罚俸一年,迁出丞相府,三月之内不得上朝。雪妃降为贵人,迁出沁雪宫,转玉竹苑。其子轩王端木凌澈,撤轩王头衔,命其即刻返回王府,面壁思过。钦此。”

  

   一瞬间,天崩地裂。端木凌澈怔住,恍若隔了几世,忽而仰天长笑。

  

   “澈王殿下?”阮增小心翼翼试探着喊道。

  

   “何人前来接手?”止住笑,眸光森寒。

  

   阮增上前贴近他耳边,“是太子和凤相。姚相吩咐下官一定要将殿下带到安全地带,此时事不宜迟,殿下,赶快走吧!”

  

   端木凌澈怒斥挑眉。“这是何意!时辰未到,怎能如此轻率!古有卧薪尝胆,今日,我端木凌澈不过面壁思过,又有何难?备马,回府!”

  

   自此,姚家势力被削减,上至朝堂,下至地方,所有与姚家有牵连的都被一一定罪。而凤家却一步登天,但是怡妃被封为贵妃一事便在宫内引起极大的反响。自端木谨登基以来,后宫之内,还未有女子可有这么大的殊荣,除了彤贵妃。太后的不满,皇后的哭闹,都未有改变。直到景元帝崩,都从未改变。

  

   而《君臣策》上称这次事件为“春变”。正是这次“春变”成了以后侵夺天下之战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