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烬明显多看了林禹舟两眼,对于这个当红偶像,他并不陌生,毕竟这人的歌他全都听过,一大半都是笙歌写的。
莫清竹自然不会对这人陌生,余烬家里私藏了很多林禹舟的专辑,他怎么可能对这人毫无印象。
“怎么?遇到偶像了?要不要去要个签名?”语气酸溜溜的,阴阳怪气地让人想揍他。
“他不是我偶像。”
“我可都看见了啊,你家里不少他专辑,怎么?喜欢这种类型的?正好他人都搬过来了,这不正好随你心意吗?”
余烬都快被莫清竹气笑了,没好气地说:“那你有没有打开看一下他那些专辑的作曲人是谁?”
“谁?难道是笙歌吗?”
余烬推开家门,换了鞋走进去,轻轻哼了一声:“嗯。”
莫清竹瞬间意识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他好像从未关注过笙歌回国之后都在做些什么,除了那次偶然见面出言讽刺意外,他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对敌人如此松懈是他的失误,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林禹舟接完电话就回了笙歌家里,刚刚回家的那两个人他不是没看到,只是没有怎么注意,而余烬和莫清竹也不会想到,搬进来的人是笙歌而非林禹舟。
莫清竹回了房间就一直在搜索林禹舟的专辑,发现他的歌大部分都由一个叫余生的人作曲,且首首爆红,莫清竹一点都不想承认确实很好听,他又去听了笙歌那首非卖的处女作,无论是从曲名还是曲调,都如此抓耳且揪心,听完之后让他几乎快要喘不过气来。
他又想起余烬那本诗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家具公司十点钟就结束了工作,还有一批家具会在明天送过来,林禹舟也懒得督工,而笙歌也是先回了旧的住所,打算等一切收拾妥当了再搬进来。
但不巧的是余烬这个时候却出差了,笙歌第二天来收拾东西的时候也没见余烬的踪影,一直到晚上十点也没见人回来,打开论坛,才看到那个实时更新余烬工作状态的小学妹说余烬今天下午飞上海去处理一些事务,时长一周。
笙歌有点难过,两天之后就搬进了新住所,每天都掰着指头数余烬回来的日子,工作也不好好做,接到好几家公司的邀曲,通通以没有空没有灵感回绝了。
余烬回来的前一天,笙歌终于像复活了一样开始准备写曲,把主打曲之一前奏的demo发给了林建和林禹舟,林建乐得像个大喇叭花,当天就发了推广宣传,一时之间引来无数人的热评,表示期待林禹舟的新专辑。
林禹舟风头如此甚嚣尘上,早就引来不少人的不满,不少娱乐公司和唱片公司都向笙歌抛出了橄榄枝,可惜笙歌看都没看。
其中最着急的当属云听音乐,他们公司力捧的实力派小生霍清仅仅在去年大热过一阵,可惜他空有一副好皮囊和不错的钢琴和吉他弹奏,创作能力不强,出了一张反响不错的专辑之后一直就没有什么水花,公司找人给他写的曲往往又被林禹舟压一头,所以公司一直在接洽笙歌,可惜笙歌却根本连他们开出的条件看都不看一眼。
“你亲自去找一下这个作曲人,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拿下她的歌,一首都行,一张专辑有一首主打就够了,其他的我们会找其他优秀的制作人帮你写,一定能保证这个季度的销量,也能避免粉丝爬墙。”云听音乐的负责人把笙歌的地址给了霍清,然后转身就走,把烂摊子直接推给他。
霍清面上一阵难堪,心里却暗暗做了破釜沉舟的决定。
而消极怠工了几天的笙歌,此刻却是灵感如泉涌,这几天的想念与消极一时之间都变成了旋律不停地在她脑子里盘旋,曲子很快完成了大半,前奏和高潮部分瞬间完工,但对于结尾,笙歌却想不到一个很好的处理方法,于是大半夜的时候,笙歌把整个曲子目前完成的状态都发给了林建,希望他能找到优秀的音乐人帮她解决这个问题。
笙歌在国外也认识不少优秀的作曲人,一时之间全都联系了个遍,等了半个小时也没见人回复她,只好作罢,疲惫让她很快就进入了睡梦,她试图在梦里寻求灵感。
但这梦做的并不安稳,她在梦里声嘶力竭想要抓住那个背影,却被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挡住去路,她奋力挣扎,却在原地踏步,眼看着余烬越走越远,喊得声嘶力竭却也等不到一个回头。
笙歌醒来的时候大汗淋漓,试图把梦里那段融进曲子里,发现依旧太过违和,无奈只好起床去洗漱,国外的几个音乐人给了她几个意见,笙歌尝试过之后依然觉得稍有缺陷,林建那边也没有更好的方案,但前奏和高潮部分所有人都很满意,笙歌知道灵感这事急不得,只好让自己沉淀下来。
或许等余烬回来了,一切就都会有答案。
坐在床上发呆的时候,手机里突然出现了一个陌生号码,笙歌以为是什么推销业务,就直接挂断,但没想到这个电话再次锲而不舍地打了过来,笙歌一时火大,直接按下接听一通大吼:“我不买保险,别再烦我了。”
霍清被笙歌吼蒙了,拿着电话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开口说:“余生姐,我是霍清,现在在你家小区门口,门卫不给放行,我能进来吗?”
笙歌这才反应打电话的人是谁,但仍然不想给他好脸色:“我不是说了吗?最近没有灵感,不接别家公司的邀曲,你还来干嘛。”
“可是我人都来了,你就让我进来吧,不然我回去也难交差,你就意思意思一下吧。”
笙歌一阵头疼,对于这个新生代歌手她不是没有印象,当初两家公司和她接洽的时候,一个是用林禹舟来试的音,一个就是霍清,但MG虽然是娱乐公司,但音乐制作能力却不输云听音乐,只不过云听音乐有几位老牌歌手,因此在名气方面稍微高一些,笙歌只选对的不选最有利的,她看中的是林禹舟干净的少年嗓音,在这方面上,霍清虽然唱功更加,却太过注重技巧,带着一股子学院派的腔调,让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林禹舟。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林禹舟比霍清更能死缠烂打,烦得她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