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流离失所的小乞儿们来说,除了漏风漏雨的破庙以外,根本就没居住过像样的屋子。
眼前这种树屋虽然看起来不像普通的民宅,但好在能够遮蔽风雨,所以何大牛很是开心。
自此,他对宋初心的戒备之心也算是完全消除了。
当下谢过宋初心对自己的帮助之后,便喜滋滋的回去传达好消息了。
宋初心则是留在山上,仔细又检查了一遍树屋,见大体上都没有什么毛病了,这才领着那个工头去结账。
母亲孙氏给他的银子,他转手又给了妻子保管。
等到两人到了店铺,戴月荷听他说完,先给两人倒了茶,这才回家去拿银子。
一路上,她看到别的铺子里面人头攒动,想想自己的店铺,心中真不是滋味。
这个时候,和她一样心中不是滋味的,还有如兰。
她的病好了,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行程。
想比不久前暴毙的黄氏来说,她应该算是吉人天相了。
可是走着走着,看到一天大似一天的儿子,天天因为没有吃的而哭泣,她的心忍不住揪成了一团。
更惨的是,自从黄氏暴毙之后,押解他们的官差,对他们的态度就更暴虐了。
就算是陆金贵能够及时的跑到身边帮助自己挡鞭子,但是她仍是免不了挨几鞭。
柳筠如今已经不大朝她这边看了,黄氏的死,看起来对他的打击很大。
如今的他,走路都有些蹒跚。
每当日落的黄昏十分,他都会无奈的望着那抹血色残阳,神情落寞。
一个人只有在失去了曾经最珍贵的之后,才知道到底错失了什么。
如今的他,也不能免俗。
想起两人初初见面的时候,她是温柔美丽的大家闺秀。
而他,只是一个想在京城里面混出个人样的小商贩。
可惜命运就是这样会作弄人,她偏偏看上了他。
于是他亲自回家退了和最爱的姑娘的亲事,虽然最后一切都如愿了,可是多少次午夜梦回,他还是忍不住回想那张清纯的面孔。
他以为他是爱兰儿的,不然就不会狠下心肠,在新婚之夜哄骗黄氏吃了不孕的食物。
更不会在见到长的和她一样的如兰的时候,一掷千金的将她买了下来。
然后明知会惹的黄氏震怒的情况下,还要帮助她谋后路。
他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无非就是心中对那个叫做兰儿的姑娘感到愧疚。
可是直到黄氏死去,他才直到,原来,他更爱的,其实是黄氏。
不只是爱她的身份地位,也不只是她所能给自己带来的荣华富贵。
他爱她总是一副从容淡泊的样子,有时候,他在无事的时候,总是愿意远远的凝视着她在花园里面忙碌。
也许所有的男人都是这样,心中总是会有两个无法忘怀的倩影。
娶回家了的倩影,时间久了,就像是越用越模糊的铜镜,看的让人火气,恨不得拿磨砂纸仔细的擦个干净。
而那个爱而不得的,却是月光下一抹惆怅的影子。
于是某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情不自禁的就会举杯浇愁,试图感受那抹永远无法摆脱的遗憾。
都说患难见真情,如今他感觉自己越来越年老体衰,对于如兰和孩子,他是再没有能力看护了。
不过看到陆金贵这一路来,对于如兰母子处处维护的样子,他觉得自己也算是误打误撞,替如兰母子谋划对了。
如今走在路上,对于以前他十分不喜的赵氏,也会难得的露出和缓的神色。
这让滚刀肉似的赵氏十分惊讶,一开始她以为这个亲家是受了刺激。
后来仔细想了想,算是明白了。
如今黄氏已经去世,柳筠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就是如兰了。
他讨好自己,无非就是要自己对他女儿好点儿。
这么一想,她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心里总算是舒坦了。
还是生儿子好啊,生个儿子,不仅自己在夫家说话硬气。
这儿子娶了媳妇,人家巴巴的将女儿送来给自己使唤。
这还不算,就像这柳筠,生怕自己女儿被欺负,也得对自己和颜悦色。
于是,在这一片愁云惨雾的流放队伍之中,赵氏成了唯一一个偶尔脸上会有笑容的人。
与赵氏的苦中寻乐不同,孙氏的欢乐,那可是实打实的。
抱着自己的大孙子,她是真的看不够。
生了两个儿子的她,最希望的是有个孙女,所以她对于平平是疼爱有加的。
可是人又是贪心的,有了孙女,她就开始想孙子。
可是前些年家中确实不景气,两个儿子一个跑的不见踪影,一个被人嘲笑成傻子。
她不要说是抱孙子了,就是度日都艰难。
如今家中一切都已经就绪,她自然珍惜这难得的好日子。
于是在戴月荷回来拿钱的时候,她连忙给自己媳妇倒了碗茶水。
接过茶碗的戴月荷,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一次错误,她很感谢老天能够给她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有好多次,每当宋初心温柔望着她的时候,她都觉得这是一场美梦。
是她在宋家上吊死了之后的美梦,可是如果真的是美梦,这一切又如此真实。
拿了银子到店铺之后,她将银子交给丈夫之后,甚至偷偷的掐了自己一把。
嗯,很疼很疼。
那么这一切就是真的!
“月荷,你怎么回事?脸色怎么这样奇怪?”
送走那个工头之后,宋初心看到戴月荷呲牙咧嘴的样子,不由心疼的问道。
不会是最近一段时间生意不好,所以她心中有了疙瘩吧。
“没事,我就是试试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见到丈夫回来,戴月荷一时之间随口回答。
接着就觉得有些不妥,有些不好意思的默默看了丈夫一眼。
“做梦?怎么回事?能和我说说吗?”
反正店里这会儿也没人,宋初心随意的找了把椅子坐下,转头认真的看向戴月荷。
他不允许自己的妻子有任何闪失,只要是自己能够帮到她的,他都在所不惜。
“呃,这个……”
戴月荷顿时就有些吞吞吐吐的,她有些踌躇起来。
若是告诉他自己的想法,他会不会说自己是神经病呢?
“月荷,咱们是夫妻,在这个世界上,若是你还有话要瞒着我,那该多么的孤独呀,你心里想的什么,不妨大胆的说出……”
宋初心虽然不能舌灿莲花,可是若想从妻子口中套出几句话,那还是比较容易的。
就像现在,他明显就觉得妻子的脸色变了柔和了些。
“是这样的,初心,也许是最近太闲了,我总有一种不真实的错觉,总觉得在你家上吊的时候我已经死了,以后的遭遇,其实都是我的一场梦罢了,所以刚才我偷偷的掐了掐自己……”
越说声音越小的戴月荷,连头都不由自主的低了下去。
因为越说到最后,她越怀疑自己是一个胡思乱想的疯子……
“月荷,你看着我,想想你上吊醒来之后,看到的是不是这样一张脸?你还记不记得脖子上曾经勒的疼痛的感觉?”
听到戴月荷这样说,宋初心不由的伸手将她揽向怀中,指着自己的脸询问道。
之所以这样问,就是要加深她对现在这个世界的认知。
他虽然不是心理学家,可是自己妻子如今这种情况,就一定要谨慎处理,只有破了她的虚幻,她才能够正确的认知到自己的价值。
“嗯,你说的对,是我以前生活的太痛苦了太压抑了,如今突然生活好了,我就有些……”
她从不和宋初心提自己的以前,宋初心也很默契的从来不问。
所以在解释的时候,她最后说不下去了,她不想让曾经成为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刺。
“我知道,月荷,不如这样吧,索性最近生意不好,要不咱们两个去街上转转吧。”
见她神色有些不喜,宋初心于是小心翼翼的提议。
不管以前她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以后,他绝对不允许她再受苦,只要他能给的,他都会一一为她做到。
“嗯,也好。”
看到丈夫满眼的关怀,戴月荷心中说不出的感动。
得夫如此,夫复何求?
于是商量已定的夫妻两个,便一起关了店门,信步在庆元郡的大街上闲逛起来。
这庆元郡因为盛产食盐,所以在大昭国一直都是属于比较拔尖儿的城市。
街道两边的商家鳞次节比,看的人眼花缭乱。
说起来,宋初心与戴月荷如今虽然不复当年贫困,可是两人却总有忙不完的事情。
所以自来到这庆元郡之后,这还是夫妻两人第一次逛街,欣赏这里的风土人情。
一路上,不管戴月荷看到什么,宋初心都是毫不犹豫的帮她买下来。
原本在原先世界的时候,他每次看新闻看到那些陪媳妇逛街的人诉苦,心中都会暗暗好笑,心想自己将来绝对不能这样。
可是他真是低估了自己,如今的他,不仅和原先新闻里面陪媳妇逛街的男人并无二致。
甚至比之他们更加小心的伺候,以至于那些店掌柜一见他,随意打量一下他双手提着大小包裹,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
一路逛下去,戴月荷发现所有的店掌柜几乎都长了一双笑起来就眯成一道缝的眼睛,几乎以为这庆元郡的商铺是一个人开的。
好在她还记得儿子欣悦要吃奶,于是只逛了小半天,就和丈夫一起打道回府了。
本来正准备和小红一起出去,要抱着孙儿欣悦去店里找这夫妻二人的赵氏,见两人大包小包的回来,顿时唬了一跳。
“月荷,初心,你俩今天是怎么回事,不过年不过节的,怎么买了这样多的东西?”
当娘的就是这样,看到自己不怎么赞同的事情,就会提高自己的声调。
这让沉迷于幸福之中的两人顿时清醒了许多,看到各自手中提着的东西,不由的对着孙氏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来。
“嗨,没节日就不能买东西了吗?娘您这么辛苦的帮我们照顾欣悦,我们早该买些东西孝敬您的。”
在自己媳妇有可能和母亲产生误会的时候,宋初心总是不经意间就能化尴尬于无形。
他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不站出来,那么月荷就有可能被母亲怀疑大手大脚,继而引发一系列家庭矛盾。
“哟,初心真是长大了呀,知道孝顺我们了,给你娘买了,给我买了没有啊?”
就在这个时候,宋天相也端着茶杯从花厅里面走了出来。
老爷子身体虽说恢复了,可是萧神医交代他要静养,因此一般他是不喜欢走动的。
“爹,您看您说的,有我娘的,自然就有您的,走吧,咱回屋拆包裹去。”
看到自己的爹爹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宋初心别提多高兴了。
爹娘这些年太不容易了,今天不管怎么样,能让大家都开心真是太好了。
于是,戴月荷将手中的包裹递给婆婆,然后和抱着欣悦的小红一起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今天虽说买了许多的东西,但是大部分都不是自己夫妇的。
不仅给父母买,还给大哥大嫂买的有,甚至小红都没少。
等洗完手和脸,和小红闲话了几句,戴月荷就抱起儿子让他吃奶。
小家伙显然是饿了,吃奶的时候那叫一个全神贯注,甚至连自己的爹爹回来都不理会了。
要知道平时宋初心回来的时候,孩子还是很给面子的,每次都会张着小手要抱抱。
“宋先生在家吗?”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进了院子,要来寻找宋初心。
将手中拨浪鼓递给小红,宋初心闪身出了门。
见到来人是梅玉诺的小厮,于是连忙上前打招呼。
两人在院子里说了几句话之后,宋初心就大声的朝家中招呼:“爹、娘,月荷,梅公子找我有事,我先走了,晚饭别等我了。”
话音儿刚落,孙氏就从花厅里面赶了出来,可是却也只来得及看到自家院门缓缓朝外关上。
“这孩子,真是一刻也不得清闲……”
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孙氏一听他晚上不回来吃饭,顿时心疼不已,生怕他在外面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