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阁小说网

必访搜索,befun尽获!

下载必访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立即下载

图片
大图

必访搜索,befun尽获!

下载必访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立即下载

首页 > 言情 > 刁妃难宠:少主,来入赘

   下一夜暴雨,对于京中大户人家来说并没有什么,造不成什么损失,还是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可是对于一些靠种庄稼维持生计的老百姓来说那便是天大的事儿了。

  

   昨夜除了冀阳城这边下了大雨外,还有好几个县城,都遭到了大到暴雨,有的甚至到现在还没有停。

  

   冀阳城是天子脚下,除了繁华,各种河道设施都是俱全的,所以像昨日那雨,连续下个几天几夜都没有事儿,不过这并不代表其余县城也会如此,今夜,朝堂上便收到了丹凤城和瑞阳城两个县城发的紧急文书,那里爆发了洪灾。

  

   丹凤城和瑞阳城是两座连在一起的县城,在冀阳城的西北部,地势比起冀阳城这边要高要陡峭些,那边就只有丹凤城和瑞阳城两座县城。

  

   西北较寒,气候说不上恶劣,但是也说不上好,阴晴不定,时而晴空万里,时而狂风大作,雷声轰鸣,瓢泼大雨,这样的天气在一天中出现,是常有的事儿。

  

   西北地区早晚温差特别大,盛夏和严冬还好,因为就是一个热字和一个冷字,要是换作是春天和秋天,会让人觉得早晚和中午的气温不是一个季节该有的,早上和晚上过的是冬天,而中午则是过的夏天。

  

   因为这样的气候,导致百姓们要得到一年的好收成十分的难,而如今又遇到洪灾,更加是雪上加霜。

  

   朝堂这边一得到消息,早朝上好多大臣都谏言,丹凤城和瑞阳城那边自然是拖不得,如今就看是谁去治灾合适。

  

   左相夜启武便推荐右相袁启去,“启禀皇上,众所周知,右相府向来是清贵之风,这么多年来崇尚一个‘礼’字,不管是在朝堂中,还是朝堂外,都深得大家信服,名声在外,此番丹凤城和瑞阳城两座县城遭受洪灾,百姓们一定怨声一片,朝堂派人去一定要派一个能服众且官位不低的官员去,所以臣以为右相最为合适!”

  

   “皇上,臣以为左相说得极是,此番去救灾,的确右相是不二人选!”

  

   左相夜启武说完,立马有几个拥护他的大臣出声应和。

  

   “左相言之有理,可是右相在朝廷身居要职,乃是百官之首,政务繁多,此去救灾,不知道要多少时日,朝中政务不可堆积,怕是不妥!”

  

   皇上一句话便回绝了夜启武,虽然他说的话很有道理,袁启的确是此次赈灾的不二人选,可是皇上也有自己的算盘,他不让袁启去,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在皇上回绝夜启武的话后,安乐侯爷于定甫立马又站了出去,“启禀皇上,臣以为此次赈灾,嘉亲王去非常合适,嘉亲王这么多年来一直秉公执法,不偏袒,不徇私,名声在外,深受百姓爱戴,若是能去丹凤城和瑞阳城,定能让灾民们信服!”

  

   “臣附议,不过皇上,此去西北赈灾,路途艰辛,嘉亲王虽然德高望重,名声在外,但是毕竟年龄大了,不如当年,臣也以为刚刚左相言之有理,这么多年,右相府一直维持着清贵之风,着实令人敬佩,右相府的确该派人出去,既然右相走不开,可以派右相的大公子袁宁清去!宁清公子早晚要入朝堂,此番出去算是锻炼了!”

  

   和康王金文书这一席话,说得滴水不漏,皇上对此赞不绝口,嘉亲王卫祖提和右相袁启对此都没有意见,皇上即刻就宣了旨意,嘉亲王领命,皇上又让传旨公公去右相府传旨。

  

   传旨公公赶到右相府时,袁宁清压根儿不在,问了管家,又问了好多婢女家丁,都不知道袁宁清去哪儿了。

  

   “这可怎么办,咱家怎么跟皇上交代啊!”传旨公公找不到袁宁清,急得团团转,看着跟着自己的两个侍卫,以及右相府上的下人,“你们赶快去找,一定要把袁大公子给咱家找回来,赈灾可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到时候要是耽搁了,皇上怪罪下来,咱们有十个脑袋都不够掉!”

  

   大家一听事情的严重性,上上下下立马行动了起来,传旨公公连椅子都不想坐了,直接一屁股坐在了靠墙的石阶上等消息,口里不停的吐着浊气,像是要时刻保持着呼吸顺畅,怕是一会儿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让他提不起气来一般。

  

   两个在一旁伺候的婢女看着传旨公公坐在那儿,走过去小心翼翼的询问,“公公,要不你进去坐吧,这大公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府,天儿又昨夜才下雨,外面湿气重,您小心着凉!”

  

   “不用了,咱家就在这儿等着!”传旨公公也是脾气倔,虽然两个婢女的话说到了他心坎儿上,只不过他还是未将屁股给抬起来,像是要等袁宁清回来,看到他这个模样才知道此事有多急迫一样。

  

   两个婢女闻言不敢多言,毕竟他是皇上身边伺候的人,怕惹着他,虽然她们只是在右相府,可是保不齐他会给她们穿小鞋,她们不敢得罪,但是又实在看不过去他就这样坐在地上。

  

   两个婢女对视了一样,瞬间达成了一种共识,去大厅那边搬了一把椅子过来,“公公,你坐这上面吧,地上湿气实在太重,你得注意身体!”

  

   传旨公公闻言分别打量了两个婢女一人一眼,这一次他没有开口拒绝,可是也没有马上站起来,而是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罢了,你们说得有理,咱家确实不能受寒,这要在皇上跟前伺候,把气过给了皇上,那还了得!”

  

   两个婢女闻言连声应是!

  

   话落,传旨公公才总算是站了起来,转而坐在了椅子上。

  

   这一等,便将近等了半个时辰,传旨公公等得都开始打瞌睡,不过他把手里的圣旨给攥的严实,看那样子决计不会掉下来。

  

   就在传旨公公正眯着,身后突然掉落了一个什么东西,声音不大,不过却卷起了一抹风,传旨公公向来敏锐,自然是感受到了,直接被惊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转头看后面。

  

   传旨公公刚刚就被吓了一跳,这一看,又被惊了一分,“袁……袁大公子?你怎么……”

  

   他想问袁宁清为什么大门不走,从墙上跳下来!

  

   传旨公公上下打量着袁宁清,只见他一身天青色锦袍,干净整洁,脸庞清秀俊逸,衣袂席卷出一丝清风。

  

   袁宁清自然是认识传旨公公的,经常看到他在皇上身边伺候,是个熟脸。

  

   他一眼就看到了传旨公公手里紧握的圣旨,在之前自然也是知道西北那边丹凤城和瑞阳城两座县城遭了洪灾,想到莫不是皇上要将自己给派出去。

  

   袁宁清都没有来得及开口,传旨公公便迫不及待的开口了,那语气是相当的焦急,“袁大公子,你回来了就好,咱家还叫人去找你呢,皇上让你和嘉亲王一起去西北赈灾,赶快收拾好即刻启程!”

  

   袁宁清闻言淡淡一笑,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情绪,把传旨公公手中的圣旨给接了,转身离开。

  

   传旨公公看着袁宁清的背影,突然又想到了什么,立马叫住袁宁清,“袁大公子,你是一个人回来的?”

  

   袁宁清闻言好笑,话音不辨喜怒,“不是一个人回来难道还是被人架回来的不成?”

  

   传旨公公可经不起袁宁清打趣,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想来是他叫出去的人没有遇到袁宁清,是他自己回来的了。

  

   传旨公公也不敢耽搁,吩咐了右相府的管家,让他派人出去说一声,不用找了,他自己在这儿耽搁了不久,得回宫复命。

  

   管家闻言立马照做,传旨公公出了右相府,没想到恰好遇上了二公子袁木夕。

  

   袁启一共有二子,长子便是袁宁清,是右相夫人所生,袁宁清是嫡子,除此之外,袁启还有一个庶子袁木夕,乃是袁启的一个侍妾所生。

  

   都说庶出的不如嫡出的,不过袁启对于二人完全是一视同仁,没有因为其身份不同就差别对待,袁宁清和袁木夕之间倒也是和睦,没有像其它府邸里因为争个爵位各种明争暗夺。

  

   袁木夕也是认识传旨公公的,见他从右相府出来,立马就叫住了他,“公公,来府中可有什么事儿?”

  

   传旨公公此刻忙着回宫复命,言简意赅的给袁木夕说了一遍,便说着自己要回宫了。

  

   袁木夕看他确实着急,也没有留他!

  

   对于传旨公公刚刚说的,袁木夕之前便有耳闻,原本左相向皇上推荐的人选是他爹,没想到被皇上给否决了,后来才有人举荐了嘉亲王爷,至于他哥袁宁清,完全可以说代表了他爹去的。

  

   “这只老狐狸,既然如此坐不住!”袁木夕暗骂了一声,虽然这么些年来,右相府一直是维持着清贵之风,可是因为左相的缘故,朝堂中还是分为了左相和右相两派。

  

   在东莱国,向来是以右为尊,所以左相的职权即使再大,也始终在右相之下。

  

   夜启武可是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他对袁启怕是早就恨之入骨,这一次谏言,背后也一定在筹谋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