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阁小说网

必访搜索,befun尽获!

下载必访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立即下载

图片
大图

必访搜索,befun尽获!

下载必访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立即下载

首页 > 言情 > 刁妃难宠:少主,来入赘

   程依玥一边吃饭,一边安静的听着楚凌染说话,按照他说的,蓝雨本身就很厉害,如今又有古界族长眷顾着,其地位在古界确实很高。

  

   程依玥没搭话,楚凌染也不以为意,似乎已经猜到了程依玥会是这种态度,他继续说着,“因为我父主对蓝雨极其看中,所以他有意将蓝雨指给我,蓝雨的父母也是同意的,所以这在古界并不是一个秘密,好多人都是知道的!”

  

   楚凌染说到这儿,程依玥的脸色终于有了一丝变化,眸光中闪动着什么,不过极其细微,程依玥用她那惯常的淡然神情给遮掩住了。

  

   “所以说蓝雨算是你的未过门的妻子,古界的准少主夫人?”程依玥又扒了几口饭,看似随意的问了出来,只是她没注意,从刚刚蓝雨进来这里,她吃饭都不如刚刚那么用心了。

  

   “不是!”楚凌染挑眉看了程依玥一眼,语气坚定的回答,见她依旧低头扒着自己碗里的几粒饭,楚凌染心情忽得一下就好了,拿过筷子给程依玥夹菜,嘴里揶揄着,“你碗里那几粒饭倒是有些金贵,爷看你看了半天都舍不得吃进嘴里!”

  

   程依玥听着不由得笑了,准确来说是被气笑的,“是有些金贵,我怕我吃进肚子里晚上不踏实,睡不着觉!”

  

   程依玥说完,将碗筷放到了桌子上,对着窗户看了一眼外边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最近天气不好,没有皎月明星,这一黑当真就是黑压压的一片,让人觉得玉明楼这里特别的明亮,照得四周明晃晃的一片。

  

   楚凌染笑道:“不吃了?”

  

   “不吃了!”程依玥颔首,转而又问,“天都黑了,什么时候回去?”

  

   “你想走就走!”楚凌染眉眼含笑,似乎雨过天晴一般,刚刚虽然楚凌染看起来极其平静,可是程依玥坐在他旁边,却能感觉到他周身释放出来的那股子戾气,此刻倒是彻底散去了。

  

   “那就走吧!”程依玥说完站了起来,楚凌染点头,也跟着站了起来,二人一起出了房门,向拐角处的露天走廊走去,打算如来时一般,不去玉明楼一楼以及街道上“搅和”一趟。

  

   楚凌染自然而然的伸手将程依玥的纤腰揽过,作势就要一跃而起,楚凌染却突然似打趣似揶揄的开口,“你不去跟她说一声?”

  

   楚凌染自然知道程依玥说的是蓝雨,嘴角不禁上扬,说话的语气带得有一丝轻狂,“她又不是爷什么人,爷的事儿干嘛要跟她说!”

  

   楚凌染说完,不等程依玥回答,便揽着程依玥一跃而起,程依玥也不反抗,两抹身影在夜空中化作一阵疾风,很快便消失了了。

  

   “公主,他们都走了!”玉明楼回廊处的另一角,玉娘在后面看着蓝雨,她一直盯着楚凌染和程依玥走的那个方向,现在人都看不到了,她都未将视线给收回来,玉娘叹息着。

  

   在面对蓝雨时,玉娘完完全全是一副恭恭敬敬的态度,与之前面对楚凌染时根本不同。

  

   之前楚凌染第一次带程依玥来玉明楼时,玉娘便被惊到了,她赞叹程依玥那种神色清淡似乎将一切看得透彻后抛开而活的态度,那份清贵,那份淡雅,那种气场,玉娘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这种女子。

  

   在楚凌染走后,她还单独去找程依玥说了话,玉娘觉得或许程依玥的存在是对她家公主的一个威胁。

  

   蓝雨背对着玉娘轻轻的“嗯”了一声,神情有些飘渺,眸光中不知在闪动着什么,不多时,她又补了一句,“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染哥哥会对一个女子温柔至此,我早已经习惯了他的冷淡,不冷不热的态度,此番见着,我感觉已经快要不认识他了!”

  

   “公主,楚少主是对那女人有所不同,可是那又如何,族长可是已经认准了你的,这在古界可不是什么秘密,就等着楚少主及冠,族长便会亲自给你们主持大婚,那女人不过是最近才冒出来的,而且还是东莱国储君的准太子妃,据说那东莱国太子如今对她也上心得紧,先不论那太子是否同意解除婚约,就算能够解除得了,此等身份她又如何能进得古界的大门?恐怕到时候就连给少主做个妾族长都是不同意的!”

  

   玉娘几乎是将所有的可能全部摊开摆在了蓝雨面前,她觉得,无论程依玥有多优秀,但是光做过东莱国储君的准太子妃这一点,就能将她所有的好全部给抹杀掉,古界绝对不会接受这样一个女人做她们的少主夫人,族长那儿更是决计过不了关。

  

   对于玉娘说的这些,蓝雨又何尝想不到,只不过她想要的不光光是少主夫人这个位置,她更希望的是楚凌染能够对自己上心。

  

   原本这么多年相处下来,蓝雨早就习惯了楚凌染对自己那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她原本以为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张扬轻狂,随意洒脱,骨子满是傲气,对于什么像都不在乎,不上心。

  

   这么多来楚凌染不近女色,身边伺候的人清一色的都是男人,蓝雨觉得这样的男人是靠得住的,可是谁曾想楚凌染前不久还突然弄了一个婢女出来,蓝雨当即就坐不住了,看到玉娘的那封信,她可以说是抛开了所有的事情不顾一切的来到了东莱国冀阳城。

  

   蓝雨看着黑沉沉的夜空,此刻她的心境就如此一般,蓝雨在外边站了多久,玉娘就陪着在外边站了多久,直到蓝雨站累了,才和玉娘一起回了屋。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玉娘吩咐人给蓝雨烧了热水,蓝雨沐浴后便上床躺着了,不过只感觉脑袋沉沉的,没有丝毫的睡意。

  

   这一晚上,蓝雨似乎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想,她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睡着的,反正这一觉睡得不大踏实,蓝雨似乎都处于半睡眠状态,直到第二日天明了,蓝雨才觉得眼皮沉得厉害,彻底睡死了过去。

  

   途中没有人敢去敲门打扰,玉娘是知道蓝雨的脾性的,如果她不出来,便千万不要进去打扰。这又是她自己的地盘,她也相信蓝雨不会出什么事儿,所以她的人只是都候着,等蓝雨什么时候想叫她们进去了她们进去伺候就得了。

  

   嘉亲王和袁宁清日夜兼程的赶路着路,丹凤城和瑞阳城那边的灾情自然是拖不得,可是人终究是人,过度劳累还是受不了。

  

   在整个队伍连续赶了三日夜的路程后,不光是人乏了,就连马都乏了,嘉亲王和袁宁清商量着,这一晚不赶路了,就近找个客栈歇息一晚。毕竟从冀阳城到西北那边是五日夜的路程,如今他们才走三日夜,便已经疲乏成这个样子,那接下来的两日夜还怎么走?

  

   这样下去自然是不行的!

  

   嘉亲王和袁宁清商量后,便将消息传达了出去,“各位,再走十里,前面便是邺县,今夜我们在那儿休息一晚,大家都养养脚力,明日一早再赶路!”

  

   此消息一出,可谓是欢呼一片,这三日三夜走下来,不管是人还是马,当真是疲乏极了,骑马的要日夜颠簸,坐马车的要相对于好些吧,可是马车里面又不宽敞,睡觉时手脚都打不开,一直于窝在里面,又怎么会舒服?

  

   所以如今大家听到今夜不必连夜赶路的消息,可谓是激动不已,尤其是那两个御医,他们在皇宫里当差,不如侍卫们常年练武,身子骨强壮,哪里经受得起连夜颠簸?

  

   如今大家听闻距离邺县只有十里的距离,一个个的都打起了精神,一鼓作气,半个时辰都不到,便到达了邺县。

  

   邺县是东莱国的一个小县城,其面积虽然不大,可是人流量却是非常的大,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以农耕为主,他们主要种植茶叶,当然,经商的也有,只是生意做的并不是那么大,感觉这里的人崇尚的是小农小户的生活。

  

   邺县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都一定要戴头巾,男女老少皆不例外,从出生那一刻起,头巾便要戴上,就算死了也都是要戴着头巾进棺材入土的。

  

   这是邺县在几百年前老祖宗就定下的规矩,早就成了一种习俗。在邺县,凡是不戴头巾之人,便会被驱逐出去,对于这一点,可谓是相当严格。

  

   因为队伍看起来太过招摇,他们又运送了好多赈灾用的东西,所以袁宁清和嘉亲王决定,他们不去人多的地方搅和一趟,直接就近找一间客栈将它包下来就好了。

  

   这事儿是袁宁清的人去办的,此刻袁宁清和嘉亲王带着人进城,便直接去了包下的那个客栈。

  

   客栈非常大,一共两层楼,楼下是吃饭喝酒的,楼上便是提供住宿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客栈老板是个极其热情之人,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见大家都到了,便招呼着客栈的人出来招呼,小厮负责将马牵到马厩喂食,不过马车上装有赈灾需要用的东西,大家都不敢大意,所以即使是在马厩里,客栈里的马夫给马喂食时,都有好几个侍卫跟着。

  

   话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袁宁清和嘉亲王等人刚到客栈,便开始电闪雷鸣,不多时,倾盆大雨随之而来。

  

   好在大家此刻都在客栈里,便不用被淋雨了。

  

   客栈老板热情的招呼着嘉亲王和袁宁清走了进去,小二立马将茶壶端了上来,客栈老板热情的介绍,“各位客官,这是我们邺县产的茶叶泡的的茶,名为绿茗,入口香甜,算得上我们邺县的一大特色,各位客官可要好好尝尝!”

  

   嘉亲王笑着颔首,“邺县我以前倒是来过一次,诚如老板说的,邺县的绿茗算得上是邺县的一大特色,据说来邺县,看这里万千景色都不如品这里一杯茶,所以你们可都要好好品尝品尝!”

  

   “想不到这里还有这么个讲究!”袁宁清说着,径直倒了一杯茶水,看着绿绿的,极其清澈,袁宁清端起抿了一口,口中瞬间爬满清香,还带得有一股甘甜,袁宁清笑道,“果然是好茶,名不虚传啊!”

  

   袁宁清说完,又端起杯盏喝起茶来。

  

   客栈老板听到袁宁清的肯定,心里乐开了花,一个劲儿的让人给大家倒茶。

  

   嘉亲王见状也端起茶杯喝了起来,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味道,清香甘甜,算得上是上等的好茶了。

  

   客栈里,凡是喝过绿茗的人,没有一个不发出赞叹的,侍卫们要粗鲁些,觉得杯子喝得不过瘾,直接端着碗开干,还好这里是提前预订的,客栈老板提起吩咐小二去泡了茶,不然此刻还真经不起大家这样喝。

  

   这绿茗的茶叶,在邺县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对于那些农民来说,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得有,有的直接是大面积种植,直接靠这个维持生计。所以绿茗在邺县的价格是不高的,农民们自己有,便自己用了,多余的卖出去,那些商贾会收购,他们又卖去其它地方。

  

   在大家茶喝得差不多时,饭菜也做好了,因为人有些多,侍卫们都跑去端饭端菜,人多速度快,不多时,饭菜便上齐了,侍卫们和嘉亲王府的府兵以及袁宁清带的人一起,足足坐了四大桌子,还是挤着坐的,嘉亲王,袁宁清以及两位御医单独坐一桌。

  

   本来客栈老板还准备了酒,可是嘉亲王和袁宁清都觉得此番出来身居要务,不敢心存懈怠,玩忽职守,所以下令都不准喝酒,怕是喝了会误事儿。

  

   大家自然也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对此大家都很自觉,没有人沾了半滴酒。

  

   因为这三日夜都是在赶路,所以大家在路上吃的都是干粮,如今这样坐下来吃着如此可口的饭菜,一个个的都是食欲大增,不由得吃得多些。

  

   客栈老板对此一点儿意见都没有,还热情得很,一个劲儿的嘱咐大家一定要吃饱,毕竟袁宁清给他的银子,比起他们这一众人的消费要多,所以老板自然是乐意的。

  

   这一顿饭。大家吃得可是相当的满足,饭后,客栈老板派人来收拾,大家各自回房。

  

   这里一共有十二间客房,袁宁清单独一间,嘉亲王单独一间,两个御医一间,剩下的九间便是其余人的,而侍卫们包括嘉亲王和袁宁清的人在内,都需要轮番值守,毕竟此等事儿,谁都不敢马虎,一不小心出了什么差池,皇上一旦怪罪下来,那边是可杀头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