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日
原来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
――题记
“我好绝望,好想死,你干脆杀了我吧……”
这好像是第一次,我附身的时候原主还留有很深的执念,大意就是说想要我杀死她,永远代替她算了。
原主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我躺在一张普通的席梦思床上,不急不躁地开始接收原主的记忆。
她叫白百合,非常优美的名字,习惯上对应的应该是一个大美人,可实际上这个白百合却长得又黑又胖,而且眼睛小,鼻梁塌,脸上还容易长痘,从小到大,都是班上公认的“第一丑女”。
只要出门,总有人嘲笑她长得丑,一次又一次打击她的自信,践踏她的自尊,再加上她的父母在外省打工,很少回来,而家里的爷爷奶奶只懂得照顾她的吃穿用度,不懂得照顾她的心理健康,长此以往,白百合就得了抑郁症。
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她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抑郁倾向,不管有事还是没事,都觉得自己很烦,什么都不如意,就算是碰上了值得高兴的事,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找人倾诉也没用,情绪越来越消沉。
到高中的时候,学习压力很大,而白百合的成绩不是很好,一直都是中下游的样子,而她的家长对她寄予了望女成凤的厚望,压力就更大了。
高三那年,她几次模拟考的成绩都很差,离爸妈为她制定的目标――580分以上还差200多分,根本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希望,白百合的情绪变得更加低落。
高考前三个月左右,她趁着放假的某一天,爷爷奶奶有事出了门,爸妈也没回来,悄悄地偷走了奶奶的半瓶安眠药,想吞大量的安眠药自杀。
其实那她不是第一次想自杀,只是白百合以前没有找到最适合她自杀方式而已。
割腕,她怕疼;跳楼,她恐高;跳河,她害怕窒息的感觉;绝食,她忍受不了饿肚子的滋味……总之,白百合想找一种“安乐”的死法,而且她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计划。
等到她的奶奶得了失眠症,从医院买了不少安眠药回来后,白百合终于想好了要找机会吃安眠药自杀。
因为她原本以为吃安眠药自杀不会有什么痛苦,睡一觉就结束了,才“勇敢”地吞下了小半瓶的安眠药。
结果她陷入浅度昏迷后不久,便胃疼得受不了,只好打了急救电话,去医院及时洗了胃。
自杀计划以失败告终,而且从那之后,白百合也不敢吃安眠药自杀了。
三个月后,她还是按时参加了高考,发挥是正常的,所以只考了300多分,连三本线都没够着,在她爸妈的强烈要求下,选择了复读。
而现在这会正好是高三的暑假,白百合最悠闲的时候。
她爸妈知道她“性格孤僻”,想让她多和别人交流交流,就给她买了手机,还给家里装了WIFI。
有了这些,白百合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因为网上有的是新奇的东西可以看,所以她开始沉迷网络,看上去貌似没有那么抑郁了,可一旦在网上受了挫折,就每时每刻都想死。
昨天晚上,白百合玩了一个新出的手游,还没走出新手区就挂了好几次,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建立起的自信心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想死的念头就又蹦出来了。
这年头,因患抑郁症而自杀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多还是那种压力特别大的人,比如作家、演员、歌星之类的名人。
而一般的抑郁症患者只要合理治疗,多开导开导,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陪伴,还是可以从抑郁中走出来的。
我读高中的时候,就曾经与一个抑郁症患者交过朋友,只不过她在高一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抑郁倾向。
到了高二,我们重新分了班,她跟我不在同一个班了,我与她的交集便少了很多,两人平时也很少见面,只是有时候会在食堂一起吃饭。
我那时候还很羡慕她爸妈经常给她送饭,想着要是我家离学校近一点就好了。
结果到了高三的时候,她碰巧搬到了我们的寝室,跟我说了很多话,我才知道原来她在新的班级过得很不开心。
她说她不喜欢那个班上的同学,觉得他们太虚伪了,而且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团体,小圈子,她很难融入进去,就感觉自己越来越孤单,越来越无助,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她了。
她向我以及我们寝室其他的室友倾诉了很多次,我们也是尽量开导她,可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