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阁小说网

必访搜索,befun尽获!

下载必访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立即下载

图片
大图

必访搜索,befun尽获!

下载必访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立即下载

首页 > 武侠仙侠 > 归道录

  断少坤道:“道理其实很简单,所谓将帅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将帅者,须根据眼前形势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而非坐等待命贻误战机,墨守陈规、迂腐不化之人是不可能成为将帅之才,赵洪、郭照松二位将军能伺机而动,陛下应该感到高兴才是。此其一。其二,若真是两国对垒,以两位将军之力岂会有如此轻微折损?由此可见,二者虽立场不同,始终心怀同主之谊,因此均未使尽全力,可见其对陛下乃是赤胆忠心。陛下,这算不算喜事一件?”

  “唔……”陈平不由得抚须凝思——这小子说的还挺有道理!

  蒙逊不禁心中暗忖,坚儿常说乾破天只是个无脑的武痴,今日来看却是相去甚远,这哪里是什么无脑的武痴,分明是个头脑利落、口齿伶俐之辈,坚儿此次遭遇莫非是遭他算计的不成,今日若想置险于他却是十分困难……

  如果断少坤能听到蒙逊的心声,必定口吐鲜血也要大喊一声“傻冒”,蒙逊哪里知道他眼前这货压根不是乾破天!

  众官不禁扶额感叹:我去,这都让您给绕出来,天理何在!

  陈平沉吟少顷,大笑而起,爽朗地道:“哈哈哈哈,你说的没错,这当然是喜事一件,不过朕今日收获的何止赵洪郭照松。乾将军,你常说破天迂腐迟钝,不带他来见我,这便是你的不对了!”

  “老臣知错。”乾霸道了声歉,侧头深深看了侄子一眼,其脸上淡定从容之情及方才机敏谈吐之举,不禁让他觉得十分陌生。

  这货确确实实是老夫的侄子吗?原本我仍在担忧以破天的脾性,将来必定创出祸事来,但因此看却是杞人忧天了,难道他师父真是神通广大之士,可是破天短时之内几乎是蜕变一般,若有机缘一定拜访此人不可。

  断少坤说完了这一通事,陈平也没让他退下去,只让他站在一旁候着、听着。

  “这哥们打的什么主意,你们议论你们的国家大事,把我摆在这算怎么回事,老子又不是花瓶,摆这好看吗?”断少坤嘴里嘟嘟囔囔,一脸的不乐意,却还是得待着。

  这时,户部尚书马朗奏报南郊外难民群聚山林之事。

  “一月前,南方连降数日暴雨,以至洪灾泛滥,庄稼颗粒无收,致使无数乡民流离失所,还爆发瘟疫。不日前聚于南郊一处山林中,若不加以控制,瘟疫之症空要流散。”

  陈平淡然问道:“众位爱卿有何良策。”

  众人议论少刻,王告站出列来:“启禀陛下,依臣之见,须增兵镇守路口要岗,严禁南方之难民继续北上接近帝都,那些驻留在南郊的,若是发现有重症者,需及时清除!”

  断少在朝堂上本来是三心二意的,但听到这种话,他不由得怒火中烧,更让他觉得可气的是朝堂之上居然无人反驳,反而认同这种措施,那里面可是还有着许多的妇孺孩童啊吗,人命在他们眼里是如此卑贱吗……念及此,一股莫可名状的愤怒在他体内爆发。

  “皇上万万不可!”

  众人看去,只见断少坤已经站出列来,脸上没有半点方才的淡定、从容,有的只是抑制不住的愤怒在蔓延。

  王告道:“乾少爷有何高见?”

  按理说断少坤是不可以在朝议论国家大事,但皇帝留他在此,想必是许可了此事。

  断少坤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定了定神,拱手作礼:“王尚书,如此行径,岂不是让皇上背负骂名,让天下人心涣散吗?”

  “此乃控制瘟疫有效之策,如何说到让皇上背负骂名、使天下人心涣散?若是因几人而使瘟疫散布开来,致使瘟疫扩散、万民受苦,那才是让皇上背负骂名。”

  “此言差矣。此乃控制瘟疫之策,却非良策。此策非但治不了瘟疫,更治不了社稷!所谓‘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若失,则社稷危如累卵!”

  “君为舟,民为水……”陈平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口中咀嚼着这句话,觉得眼前一亮,兴致盎然,抬手指向断少坤:“你倒说出个既治瘟疫又治社稷的方子来。”

  断少坤道:“这方子不是什么高明之策,是无人说出、无人实施罢了。现在瘟疫并非泛滥,治起来其实不难,须加以汤药便能防微杜渐,此外需让南郊难民有个更好的容身之所,方能治理彻底。我听说天宣城内有座废宅,名叫万府,可让人稍作打理,便能作难民容身之地。此其一。”

  方才说到“万府”时,群臣脸色立即有些异样,变得小心谨慎。

  断少坤自然觉察到这一点,却对此不明所以,抬眼瞥了陈平一眼,看不出喜怒。

  陈平顿了顿,道:“其二呢?”

  “其二,治瘟疫只是权宜之计,最根本的其实是赈灾。乡民之所以流离故土,除庄稼毫无收成外,最主要的是交不起税,试想,地里颗粒无收,活命都成问题,还哪来的余粮交税?因此,恳请皇上除发粮赈灾外,对灾区减免两年赋税。如此,灾民便不会流离他乡,灾区也会很快恢复往日生机。此乃明君所为,望皇上恩准。”

  陈平捻了捻胡须,不置可否。

  乾霸纳闷:这小子几时又关心起国家政事和百姓民生来?国家大事几时轮到你这小辈来议论,简直乱弹琴!

  蒙逊在旁倾听,不发一言,心中暗忖:朝廷议论之事虽说有皇上默许,但僭越之事不是说给你权力就一定要使用的,此子虽聪慧过人,却始终年轻气盛自视甚高。

  然而在断少坤的立场,这话他不得不说,因为他亲眼见过南郊外那些难民的凄惨情形,容不得他见死不救。

  但看见陈平阴沉下去的脸色,顿时觉得不妙。

  断少心说:“这哥们想啥呢,老子是替你做你的面子工程,又不是给老子我自己谋利益,需要摆出这么一副臭脸吗?”

  众大臣都噤若寒蝉,屁也不敢放。

  断少坤又道:“遥想前朝苛政重税民不聊生,陛下当年揭竿起义为的不过是让天下百姓吃个饱饭、过个安稳日子,天宣国之所以得以击溃前朝当权及各路诸侯,实乃民心所向。正所谓战时养兵安时养民,一国之强非军队有多强,而是民心是否向一。陛下励精图治,为的不就是天宣百姓能吃个安稳饭,过个安乐觉吗?还请陛下三思。”

  “嗯……”陈平低眉思索。

  此子言语恳切,其气度比之当年万承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万承……希望此子不要步万承后尘。

  陈平对众臣道:“好吧,就依乾破天之策施行。司徒朗,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吧。”

  “微臣遵命!”

  断少坤三拍马屁:“皇上英明!我天宣之幸,天下之幸!”

  众大臣也跟在断大少后边齐声高喊:“皇上英明!天宣之幸,天下之幸!”

  吓了断少一大跳。

  我靠,这帮孙子比我还能溜须拍马!~

  随后断大少和乾霸回到乾府。

  “有时间一定把你师父带来府上作客!”

  这是乾霸退朝后黑着脸对断大少说的第一句话。

  对于侄子的师父,乾霸心怀感激,但感激归感激,您别把我侄子带沟里去啊……

  刚才,就在刚才,他随便问了句,经过与史琛一战,此次武试应该能进前三甲吧。

  当然,其实进不进前三甲也无所谓,这只是个将侄子引入军帐的一个契机,如今他这一副酸溜溜的文士之相,看着就讨厌,学谁不好,偏偏学那一副酸臭架子的蒙逊。

  哪承想断大少爷随意回他,哦,武试啊,侄儿不打算参加武试,去参加文考。

  乾霸猛地打了个趔趄,回过头来反问,这也是你师父让你这么做的?

  呃……断大少顿时一窒,心说,都已经帮我找好借口了,我还能说什么……于是点点头。

  唉……你说说你说说,原本是好端端的一个英武男儿,竟让他师父硬弄成这副酸德行。乾霸惋惜得差点把头摇下来。

  “不要瞎胡闹,好好的男儿,考什么文试,还是为我们乾家弄个武状元回来实在些!”颠了两步,又回头说,“去考文试都是贡仕去考,你无名无分,考什么狗屁!”

  说完,乾霸拂袖而去。

  “我靠,还要贡仕身份啊!”断少坤恍然大悟,但又不以为然,哼了一声,也学乾霸拂袖而去了。

  对于武试,断少坤是一万个不乐意,整天打打杀杀干啥啊,锻炼身体做做俯卧撑就行。

  但对于科举考,断少只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去参加。

  再说,老子经历的高考也不必这个困难多少,哥哥我智慧无敌,怎么说都是考上一重点大学,老子千万大军中都杀了出来,就不信考不进那张狗屁皇榜。

  告别乾霸,断大少哼着小曲儿回到住处。

  踏进小院,突然恍悟起来:“咦,我干嘛非要考进皇榜不可?当务之急是参透‘大道向西’是什么意思。”

  走了两步,自己给自己解释:“玩玩而已嘛,反正一时半会儿参不透什么狗屁‘大道向西’,好歹咱也是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好不容易穿越古代,怎么着也得体验一下古代高考吧!”

  小灵芝见少爷回来,自说自话,兴高采烈地迎上去打招呼。

  断少应了声,想起一件事,拍纸扇道:“对了灵芝,我正有件事跟你商量商量哩。”

  小灵芝一纳,暗下狐疑地道,少爷向来自有主见,大事小事都自己做主,哪里什么事跟我这样的小丫鬟商量的,莫不是少爷要赶走我不成。

  小灵芝一阵胡思乱想,忐忑不安地道:“少爷您说。”

  断少坤道:“昨日我们不是去了城南郊外了么,皇上同意将难民引入城内加以援救,但这帮难民饿了好一阵,想必是饿坏了,也无什么遮体披盖之物,原先我们不是在那赌坊赢了许多钱么,少爷想把那些钱用去赈助难民,你觉得如何?”

  小灵芝听是此事,不免心生动容,道:“此事少爷自己做主就行了,不用跟灵芝商量。”

  断少道:“这怎么行,好歹也是你的钱财,怎能不跟你商量。”

  小灵芝心里一酸,差点又哭鼻子,心说,原本只是少爷随便的一句话,压根就没想把赢得的钱财据为己有,现在拿去做善心,还跟身份低微的自己商量,少爷真是个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