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一幅画卷巧谐美事(二)
悟凡闻言,颠首而去。
因为悟凡也是这尼姑庵中的人,也知道自己的那些个师姐妹们还有自己的师父长辈们,都是一些个什么人。
也知道,如果伍云召留在山上,夜间定然会被他们给纠缠住的,当时候别说画画了,就是他连觉都睡不成。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儿,就是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窦春娇可真是耽搁不起了,现在浪费一点儿时间,就是在无形当中抽走窦春娇一丝活命的机会。
待的,打发走了悟凡师父之后,伍云召仍下的了船来,船家自端整夜饭用过俱安睡了。
伍云召独坐在舱,暗想道:“怪不得池娇小姐积想成病,人之心血能有几何,必为这幅画图呕尽也,看来满小姐之病不曾医得好,我之病又从此染矣。若想得就,则我生而窦春娇小姐亦生,想不就则窦春娇小姐死而我亦死,我与窦春娇小姐实为两命相连者矣。”
就在,伍云召为画图的事,想得神机恍惚之际,忽然耳边闻得岸上有吟诗声传来,伍云召心中惊异道:“这里乃荒僻野地,为何有人在此夜半更深之际,吟咏诗呢?”
伍云召心疑是鬼是神,遂移步向外开出舱门,举头一望,只见河耿星闪月光未上,四面又绝无影,正欲回去进舱,听得那边吟道:
画幅难描百样羞,任他鸳帐会风流,侍鬟立久斜眸视,摇拽罗帏动慢钩。
伍云召听罢,恍然醒悟道:“是了,这幅可成矣,此非凡间吟咏,定是神仙来点化于我的。”
说罢,伍云召遂望空拜谢一番,然后进舱酣睡一觉,明日起身复又来到庵内,将手页展开,画上一幅,你道这幅形象是怎么样的:
画就一支牙床,鸳鸯帐低下翡翠钩空悬,床下放着一对绣鞋,一双珠履侧旁立,一侍女斜目视那帐钩摇动的模样。
伍云召画罢,口中大悦道:“若非仙人吟诗指示,未得有此妙想,只此一幅可以包罗那九十九幅的形象了,真乃是画工之妙事也。”
说罢,便将仙人指点自己的诗句,于画图之上一挥而就:“画幅难描百样羞,任他鸳帐会风流,侍鬟立久斜眸视,摇拽罗帏动慢钩。”就将这四句诗题于后。
恰好悟凡走到问道:“伍相公这幅画可是画就了么?”
伍云召随即遂醒悟着道:“此画实有神助,你看毫不露一须亵态,而种种酥一胸紧贴,二臂轻勾之状有可以意想得之,又蕴藉又风流,直匪夷所思,你今日带去与窦春娇小姐一见,实当欢悦非常,精神极爽,把平日闷上极忧的胸襟,竟一旦溶然消去,但其中美事玉成,则悟凡师促成小生当铭感不浅。”
悟凡道:“这不消相公虑得,此画既成,管教你鹊桥得渡,凤侣成双,待我明日就去便了。”
好事不怕晚,酒香不怕巷子深!
要想吃到最美味可口的大餐,就得不怕等!
所以,既然画图画成了,伍云召也不急于一时啦!
一到明日,悟凡就袖了画图,出庵而去。
伍云召在庵中只得按定神,巴望那好消息到来。
待至下午,见悟凡回来的时候,却是汗流满额,喘气呈呈,说道:“相公缘悭,非关贫尼事也。”
伍云召方才入耳,不觉骤然惊骇,及转念一思倒把中肠放坦,以为此又是悟凡因我心肠太热,故将此语试我,因笑道:“悟凡师父,你又来哄我么?”
悟凡着急说道:“实非贫尼说谎,相公尚未知其委曲,前日窦员外与小姐排八,说今岁红鸾高照,合当见喜,适有小姐之母舅来府执帖下聘,昨日已经定聘缠红,翠云姐也至昨日方晓,故前日付画之时,并不道及,贫尼一闻此信,只得将此画交于翠云收好,竟自来矣。”
伍云召听说,尚迟疑不信,及再三盘问,知悟凡说的都是真的,只是无限悼叹愤怒连声,此日心中闷闷,幸有众尼相交取乐,略减愁肠,又安心待与张家小姐张翠雨谐欢一夕,且俟半月后,不知悟凡有何妙计。
一日,却又突然念着了窦春娇之事,以为他的父母虽因见喜而联姻汪姓,然春娇曾有志于丹青一事,遂选才人,则前日见了我续画一幅,未必不思慕其人,而有恋恋之意,我不如使悟凡再至窦家,试探窦春娇心迹若何,或者此中尚有回挽,也未可知。
想到了这里,伍云召遂将此意告知悟凡,悟凡无奈,只得复又往窦家去了。
至晚,悟凡师父再一次回庵的时候,却与上一次,大有不同!
伍云召急问悟凡,道:“悟凡师父,不知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悟凡听罢,对着伍云召笑容可掬,道:“贫尼今日至窦春娇小姐外房见她,神清气爽粉颊微红,已非前日卧床形景。她见我进去之后,似有一种含羞之态,既而问起此幅画是谁人所续,贫尼就以相公告之,又将相公之品格风流,少年美貌细道其详,他听后只是叹息,自恨福薄缘悭而已,后又沉吟抑久,想说什么,可是到最后,也没说出什么啦!我看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贫尼也就不再进问她什么了,只得辞别出去,与安人用过午饭,忽又见窦春娇小姐的侍女翠云出来,潜向我说道:我家小姐,后日欲到庵中前去焚香,愿令那续画的人且慢起身。”
悟凡又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想起,要到庵中进香来了呢?”
侍女翠云说道:“我家小姐自从见了您打回来的那一幅画之后,说来也是奇怪的很,第二日便已病情痊愈了。想来,应该就是那一副画的功劳!然画虽在,而续画之人不得一面,又不免积思成疾,故令伍相公在庵,与我家小姐一会,则此中参权行变或者尚有曲全之术。”
悟凡又伍云召,道:“我听了之后,就连声称妙,应诺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