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玉子听罢,不由得一怔。
须知,练武之人,爱武如命。如废去武功,岂非生不如死?
道玉子正在沉吟之际,李鸣又追上一句:“请师父恩准。”
道玉子知他立功心切,但也为他有此胆量而暗暗高兴,点头说道:“很好,我命晋儿助你。”
李鸣摇了一下头说:“因人成事。不算大功。我要自己去办。”
听了李鸣的话、道玉子不禁暗暗后悔:是不是自己刚才对他太严厉、太苛求了?对于这三个恶僧,道玉子自己可是比谁都清楚。他们三个都是少林寺僧人,是现在少林寺掌教方丈空印禅师的同辈人物。少林派七十二神功,三僧已练得出神入化。因为利欲熏心,又不守戒规,才被魏忠贤聘至青阳宫中作了他的心腹武士。这三僧相当高傲,就是对魏忠贤的生死至交,麾下排为首座的头号人物五毒神砂郭云璞,也不放在眼里,魏忠贤因为这一次是行刺信王,生死攸关,又知无极派跟自己作对,为保万全,才请出三僧来清凉寺坐镇,其身分可想而知。现在,以李鸣的一身所学去挡三僧,岂不是以卵击石?而且信王马上就到,一场恶斗近在眼前,这是关系大明江山和无极派的威名所系,容不得有半点差错。
所以,道玉子沉吟了起来。
张晋说:“二弟,不准胡闹,你虽急于立功,可也得有个分寸。三僧凶焰熊如烈火,你又不叫人相助,误了国家大事,你百死莫赎。”
小神童曹玉也出言相劝二叔不要急功犯险。
李鸣因为有道玉子在座,不敢卖狂,只有小心翼翼地说:“我这次先去清凉寺,是挡三僧,不是杀三僧。大哥你听懂了吗?别的我不敢夸口,杀掉三僧也不算太难,何况只是阻止挡住他们,到时候不能出手罢了。我自有办法叫他们不敢动手,束住魏阉派往清凉寺最厉害的三个杀手。”
道玉子见他说得有理,遂点头答应。
李鸣当下叩别道玉子,徒步赶奔清凉寺。
道玉子等爷儿三人把骡马寄存一家农户,也随后跟去。
张晋带曹玉一路。
道玉子自己单走,他化装成一个走江湖的老年郎中,尾随着李鸣向清凉寺赶去。
他对李鸣管制虽严,内心还是相当喜爱的。
当晚住宿滁州,次日动身,李鸣已扮成了一个小道童模样。
道玉子见他在街上买了几尺黄布和一只铁鼎、勺子、硫磺等物,不知这坏小子想干什么,只有远远地随着,防止他斗三僧不成遭了毒手,无法向好友土行孙孙德武交代。
一路无事。
这一天早上赶到五台山清凉寺,适巧正赶上庙会。
天刚到半晌午,已人流如潮,拥挤不堪。
只见李鸣一入人群,竟然踪迹不见。
道玉子一时口渴,他又素有洁癖,不愿喝会上的茶水,就信步往清凉寺寺院走去。
不料,刚到寺前,只见赶庙会的人纷纷闪开,从寺内走出三个身材奇伟的和尚来。
头一个面如淡金,狮鼻阔口,大耳垂轮,貌相神武,穿一件黄色僧衣,白布高袜子,两道脸儿的粉底僧鞋;
第二个头如麦斗,面如锅底,扫帚眉,大环眼,深眼窝,血盆口,凶猛异常,穿一件深灰色的僧衣,灰布高勒袜子,灰布僧鞋;
第三个僧人身材细长,骨瘦如柴,几乎是皮包着骨头,细眉小眼,鹰鼻扁嘴,身上穿着一件大红僧衣,飘然如火,布袜僧鞋。
三个和尚高视阔步,傲然无物,每人手上都拿着一串念珠,未带任何兵器。
那念珠全是用精光四射的钢球穿成。
道玉子是何等目力,一眼看出正是那三个少林凶僧:金面佛空性、铁罗汉空净、瘦金刚空明。身后边是清凉寺住持僧慧能和一群僧人。
一行僧众走出庙门,向会上走去。
会上人多,虽有僧人开路,也是拥挤得很。
就在这个时候,道玉子猛然间一眼就看见了,道童打扮的李鸣出现在三僧面前,他不由得双眉微皱,心中暗暗说道:“李鸣你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点,就你俩缺德十八手竟也敢螳臂当车!要不是我随后而来,凭你那点儿微末功力,岂不被这三个凶僧碾成碎粉?”
道玉子正暗自生气,忽见李鸣从怀中掏出一个黄色小布袋,摇晃了一下,倒出二十文钱来,买了一条手巾,把黄布袋又揣回怀内。
接着,斜跨一步,到了一个吃食摊上,从怀中一掏——还是那个小布袋,一抖一倒,又是二十文铜钱滚了出来。
他买了十块五香豆腐干和十文钱的花生米。
买完后,又揣起了布袋。
三僧颇感有趣,脚步竟放慢了下来。
只见李鸣边走边买,那小黄布袋内好象永远是二十文铜钱在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吸引了不少人观看。
李鸣买好东西,向会外走去。
三僧也紧紧跟随其后。
道玉子暗暗好笑:这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三个和尚哪里料想得到呢?
出了会场,前面是一片很大的树林,而且紧靠山坡。
道玉子见李鸣不慌不忙,缓缓向山坡上走去,不由得暗赞,道:这小子真够有种的,竟敢独自一人将这一群身怀绝技的僧人引上偏僻的山坡。说心里话,我倒要看看你小子到底用什么办法收拾这三个凶僧。
为了隐起身形,他身躯微晃,藏在一棵浓密的树帽子上。
只见李鸣放下肩上的搭裢,拿出刚才买的那只三只脚的铁鼎,用山涧水洗净,又装了半鼎清水捧向林中,用石块支起,在山坡上找了十几块象石头一样的东西,放在鼎下,一晃火折子将其点燃,竟烧起水来。
尽管很多人围观,可他并不理会,还是有条不紊地忙他的。
一会儿的功夫,水沸腾了。
他从腰中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原来是一小包米粒。
李鸣拿起一粒,又捏去一半,把半粒米粒丢入铁鼎,用那柄铁把小勺乱搅起来,众人愈加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