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哲看在眼里,满口答应东方语,一定会帮他,让司马望北娶他做三夫人。虽然司马望北不知道东方语怎么想,但自己确实对东方语有好感,只是自己再三提醒自已,不能花心。
所以故意装作对东方语敬而远之,不敢过分亲近。如今,东方语要和两人同行,司马望北当然愿意了,再说东方语武功那么好,也多了个好的帮手。
三人离开金牛镇,对于在那与慕容冲会合,意见不统一。苏明哲的意思,既然符坚要取成都,按时间推算,此刻应该还没有拿下成都,不如去成都等。
但司马望北的意思,不去成都,马上从蜀中返回长安。因为按当初的约定,平阳王符离现在应该已经起兵了,双方肯定正在交战。自己必须先赶回去,趁符离战败,要了他的命,否则他在符坚面前乱说,就麻烦了。
同时司马望北认为,慕容冲知道自己死,最多伤心难过,不至有性命之忧。但是平阳王符离若不及时除掉,到时有可能反伤自己了。东方语到现在才知道慕容冲是司马望北的大夫人,前秦皇帝符坚的爱妃,这真是奇缘。不过东方语赞成司马望北的看法,先去长安。
二比一,苏明哲只能取消去成都的念头,跟着司马望北返回长安。但是金牛道太难走了,剑门关附近那一段,比子午道还难走。可是返回子午道,折的更远,最后三人决定就走金牛道,经勉县到汉中,经秦岭回到关中。
现在没有马匹,全靠双脚,这行动就有点慢了。此时已经是夏天了,天气炎热,山里还多雨。三人为了防雨,又买了三顶斗笠。这样说吧,一路上风餐露宿,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走回关中,到关中时已经是八月初了。
在回关中的路上,三个人已经听说了平阳王符离起兵判乱的消息。现在潼关已经被攻破,平阳王符离的判军,已经兵围长安了。前秦承相王猛正率领守军抵抗符离的判军,双方正僵持不下。
司马望北认为,现在还不是出手的时候,让他们再消耗一段时间,等符坚领兵返回长安,打败符离时,趁乱杀了他。注意打定,也就不急于进城,三个人在离长安不远的亭关镇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因为符离的判乱,长安周围的百姓,很多人都逃难去了。亭关镇也是十室九空,三人所住的关中客栈更是只有一个伙计在看店,本来不想收留三人。三个人死皮赖脸的非要留下,最后伙计勉强同意,只是有个要求,伙食自己解决。因为客栈里没有吃的了,镇上的人大部分都跑了,跑到终南山里了,就算有钱,也没地方买。
三人点头同意,先住下,吃的好解决。毕竟关中还是相对富裕点,总比秦岭深处的大山里强。实在不行,还可以潜入长安去弄点吃的回来,伙计看三人也非普通人,便不再多说。
三人白天那都不去,就在客栈休息,晚上前去打听消息。有时弄吃的,要走出好远,路上听逃难的人叙述这场判乱。司马望北觉得不好,因为这些逃难的人都一致认为,这场判乱的罪魁祸首是慕容冲这个妖妃。要不然,兄弟岂能反目成仇,举兵相向,虽然这些老百姓是受符离的口号迷惑,但这也是民意啊。
平阳王符离喊出的这个口号,又是自己和慕容冲商议之后,向符离提的建议,也是双方的约定。当时想的挺好,借此激起群臣的怒气,让他们逼迫符坚放了慕容冲。可是现在竟然意外激起了民愤,到时恐怕难收拾了。万一被逼无奈,符坚会不会杀了慕容冲,平息民怨。如果是哪样,岂不弄巧成拙。
退一步来讲,就算符坚不处死慕容冲,将来慕容冲起事时,这些人也不会帮他啊,到时会更加困难重重。司马望北不得不替慕容冲捏把汗,心里也就无法安心,整天心事重重,苏明哲和东方语又不停的安慰司马望北。
放下三人,暂且不说。再说符坚和慕容冲,此时已经率大军到了扶风郡。符坚已经得到了符离破潼关,兵围长安的消息。符坚这下真急了,如果都城陷落,那就大事不妙了,到时其它地方就会倒戈,自己再想平乱,就难了。
越想越有点担心,符坚命令符斌率先峰营全速前进,此时符斌也已经知道了消息。父皇担心的,也是儿子符斌担心的。
符坚也无心和慕容冲玩乐了,催动大军加快速度。慕容冲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养养身体了。慕容冲心想,最好再打的激烈的点,就算自己将来不能报仇,只要前秦完蛋了,自己也算解恨了。
大军回师走大路,虽然远点,但路好走很多,全速前进,所以很快出秦岭,来到扶风郡。再往长安走,就是关中平原了。符坚又命符斌率五万骑兵先行赶到长安救援,自己随后跟上。
兵贵神速,符斌的骑兵突然出现在长安附近,让陷入胶着的战争天平,瞬间倾斜。平阳王符离正率军攻城,结果被符斌带领的五万骑兵从背后掩杀。平阳王符离也知道,如果等皇兄符坚率军班师回来,那自己必败无疑。
从平阳起兵,符离一直讲究速战速决,无奈他所面对的是承相王猛,还有五万右神策军。先是被阻挡在潼关数日,而后又被阻挡在长安外围,一路行来,完全不是自己当初设想的那样,而是步步难行。
如今长安被围已经二十余日,符离也已经得到符坚回师的消息了,内心更加着急。今天亲自督战,没想到正打着呢,符斌率五万骑兵从侧翼杀了上来。符离所率领的平阳军,一下乱了阵脚,也无心攻城了,兵败如山倒。符斌一路追杀,追出二十多里,一战而解长安之围。
皇帝符坚回师长安,司马望北已经得到了消息。今天看到符离大败,司马望北和两人商量了,决定化妆成符离的判军,混进溃逃的队伍。找机会把符离杀了,然后就全心全意帮慕容冲脱离符坚的禁锢,离开长安。
符斌解了长安之围,然后与城内的王猛会合一处。王猛一看征蜀的队伍已经回到长安,提了几个月的心,总算放下了。从符坚离开长安之后,王猛就没有放过心,符离的判乱,更是让王猛心惊胆颤。虽然京城有五万右神策军驻守,但相对符离的二十万大军,实在少的可怜。
潼关失守,更是把王猛吓的不轻,为了等待救援,把时间拖长,王猛收缩兵力,全力固守长安。长安被围二十多天,城里的粮草也不多了,军心民心就有点动摇,甚至投降的声音都出来了。这些人认为,都是符家的人,谁做天子,不都是前秦吗?为什么要拼个你死我活呢?谁让陛下宠信妖妃呢?
王猛一边安抚军心民心,一边望眼欲穿,等待符坚班师回京。眼看着京城不保,没想到符斌出现了,判军一击而溃,王猛喜出望外,打开城门,迎接符斌。到晚上时,符坚率领大军也赶到了长安。
承相王猛率在京的文武百官到朱雀门迎接,符坚远远的就拉着慕容冲的手下了御辇。抢步向前拉着王猛的手,激动的说道:“景略快快免礼,这次朕出征蜀中,多亏有你留守在京,才得以力挽狂澜。否则国家倾覆,庙堂崩塌,黎民百姓又要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朕代表前秦所有军民向景略表示感谢,朕早就说过,得景略辅佐,是朕之幸,前秦之幸。”
王猛看到符坚的人,心中的那块大石头才算落地,至今王猛还心有余悸,多悬啊。如果符斌晚一天赶到,长安就有可能丢失了,那前秦真的危险了。
“陛下谬赞王猛了,王猛愧不敢当。臣没有替陛下看好家啊,才让平阳王符离有了可乘之机,才造成今天的局面。符离判乱之后,臣虽然接尽全力平判,还是差点丢了京城。如果不是皇上让符斌率骑兵赶到,则京城不保。如果不是全城军民同心协力,则京城断不能坚守这么多日,这些都是他们的功劳,王猛不敢贪天之功。”
这就是王猛,有功不傲,只是认真做事,难怪符坚这么欣赏他。经常把王猛比作自己的诸葛亮,王猛越这样说,符坚越觉得可贵,“景略客气了,大家有功朕也会记得,到时定要重赏。这么多日,让大家受惊了,快随朕进城。”
符坚挽着慕容冲的手,在百官的陪同下返回皇宫。迎接征蜀归来的符坚和将士们,百官和百姓觉得是应该的,可是当众人看见慕容冲时,大家心里的不满就压抑不住了。众人议论纷纷,“此次关中遭此劫难,国家陷入内战,都怨这个妖妃,从他入宫之后,国家就没有好过,战争不断,争议不断,陛下应该把妖妃处死,以谢天下万民,再不能留他祸害前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