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畏罪自杀在狱中的消息传来时,白辞正在菉竹的医馆中。
大理寺的侍卫将消息送到之后很快便离开了。
白辞无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就想是那园子中的喷泉被堵住了口子。
很闷也很沉。白辞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他这时才发觉自己对很多事情都无能为力。
王晋确实十恶不赦,但是这件事情上他却并没有什么过错。
第二日的朝堂上,关于兵部一案不少官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大多是明哲保身的常规派。把自己摘出来的同时,都说应该给白辞治失职之罪。
都知道朝华帝对于南山军的重视,此时便是他们表明与朝华帝同仇敌忾态度的最佳之时。
“白大人,你怎么看?”朝华帝却是叫出了当事人。
“陛下,臣确实有失职之责。”白辞说的很是真心。
白辞虽然与蒋召和王晋一起为官,但与那两者不同,他与朝中的其他官员私下并没有什么交际。
朝中有不少官员在私底下都议论着白辞的假清高。
白辞来到大理寺后,在大理寺也有了不小的权利,朝中有旁支官员犯了事的也有人找上了白辞。但是白辞却仍是公事公办,也因此得罪了不少的人。
朝华帝没有在朝堂上定下对白辞的处理方案。
散朝后,大理寺卿被留了下来。
“郭爱卿,你说这白辞朕该如何处理。”
“臣认为,陛下在将这个案子指派给白大人的时候便已经有了决定。”郭正逸身姿站的笔直。
“正逸,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你的影子。唯浊羽余,但清自身。”朝华帝看着下方的郭正逸。
“陛下谬赞了。只不过都没有破出案子罢了。”郭大人就像是没有听出朝华帝语气中的亲近之意。
“正逸可还是在怪朕,没有护好正箐。”
“微臣不敢,实在是家妹没有福分罢了。”郭大人开口说到。
“朕很怀念与正逸一起在国子监念书的日子。”
“陛下如今贵为九五至尊,又何必再提及往事。陛下若没有什么事,微臣就先告退了。”
朝华帝最后还是没有能够留住郭正逸。他看着郭正逸离去时决绝的身影,如同当年一样。
他还在朝中做事,平着天下。如他讲的那样,但是却又不是讲的那样。
“阿乾,等我长大了,我要断定天下事。”
“嗯,我相信正逸一定可以的。”
“我也相信阿乾肯定能够成为一个让天下人都爱戴的君主。”
朝华帝以为自己也曾意气风发,有着知心好友。但是,他那时接近郭正逸本就是他的一步棋。
白天他与郭正逸一起在国子监求学,聊着理想,谈着以后。他是郭正逸眼中明朗上进的阿乾,是个一心为着天下人的皇太子。
但是晚上,他却在设计打压着那些不满他的大臣,培养自己的势力。
他如期望般入了郭正逸父亲的眼,也就是那时除太傅外备受他父皇重视的首辅的眼。
他向郭正逸表达了自己爱慕正箐的想法,并主动立下了会护住她一辈子的誓言,最后也如愿的求娶到了首辅的嫡女。
朝华帝一直认为自己没有错,直到司徒丞相去世后,白辞带回来了折子。他才开始仔细回忆以前的事情。他想,在有些地方,可能他真的错了。
早朝时,当徐全宣读了白辞即日起起户部人任户部侍郎的消息后,朝堂上的众人无一不吃惊。
就连算准了不会重罚白辞的郭正逸与蒋召都大吃了一惊。
要知道这已经不算是惩罚,更像是奖励。
白辞更是没有想到。上方的朝华帝看着众人的样子,难得的开口解释到:
“朕还记得白大人当初殿试时所做的策论。白大人此番去了户部不要让朕失望。”
待白辞谢完恩。朝华帝又继续说到:
“此次兵部一案牵扯甚广,朕责大理寺卿郭正逸无限期追查幕后真凶。过程中兵部无条件协助。”
“臣遵旨。”
蒋召在帝都除去从北定候府带来的暗卫外,也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兵部那里兵器与军饷也被他用在了这上面。
无淮一早就知道蒋召的野心,这段时间看着蒋召所作所为的无淮觉得自己之前还是低估了他。
上次王晋的案件,蒋召是将白辞都拉下了水。虽然开始他并不知道朝华帝会派遣白辞来彻查此案,但是知晓后也没有收手。
这番已经让无淮意识到了蒋召与王晋最大的不同。
王晋所做一切以得到白辞为标准,而蒋召的第一目的却从不是白辞。
当然,无淮不知的是这也是蒋召与白辞两人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
蒋召院子里的柏树经过春雨的洗礼,看上去更加壮硕了。
看树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程。那棵柏树虽然不算高大,但是上面却栖息了几只鸟。
那鸟搬家到树上的当天,蒋召便发现了。起先他是在书桌处看书,抬眼发觉树上似乎有东西,便抬起脚走到了窗边。
蒋府里的下人很多,来来往往,那鸟儿竟然没有被吓跑。除此之外,这院子里还有其他更高大粗壮的树木,但那几只鸟独独停留在了那个小柏树上。
“若不是那树上的灵气,你以为那鸟儿会往你这院子里飞。”无淮与蒋召建立共契之后,蒋召脑海中表现明显的想法无淮能够感受到。
“灵气,是那山上带来的灵气吗?”蒋召还记得无淮说过的这柏树的灵气生机浓郁,是因为来自那山中。
“长势很好自是因为长于那山中,生命力强盛。但是能够吸引鸟儿恐怕并不是那山中的灵气引起的。”无淮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什么?”蒋召当然听不出无淮此时的话外之意。
“是因为送这棵树苗的人的善意与福气沾到了这棵树苗上,所以那鸟儿往这儿飞。”
蒋召听完仍然是一头雾水。
“白辞身上福气以及他想通过这棵树苗表达出的意思被这棵树苗沾染上了。因此路过的鸟儿也能感觉到这棵树的福气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