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召这下冷静了很多,他思考着自己父亲的态度确实是在最近变得很急切。
“蒋召,你可以再等几年吗?”
蒋召明白白辞的意思,按着他父亲是想法却是有摄政之意。
白辞深深叹了口气。“蒋召,你最近怎么这么糊涂?”
蒋召想开口,是因为他算计你了,你如此维护大燕朝他却还是猜忌你,逼迫你与我成亲,在春猎时下药。蒋召不敢想象若是其他人,白辞会怎么样。
但是这话始终没有说出口来。
“阿辞,你让我想想。”蒋召心里虽然已经有了主意,但是并没有立即回复白辞。
“好。”白辞说着起身准备离开书房。蒋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跟着过来。白辞明白要给蒋召时间。
白辞或多或少也猜出来了蒋召这次赞成北定候将计划提前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原因。
作为大燕臣子,白辞自问为大燕鞠躬尽瘁,但是受到朝华帝如此对待,说没有二心是假的。但是白辞清楚,天下需要一个安定。更何况北定候作为武候府,虽然管理北定府下辖几代,但是也免不得是因为祖祖辈辈历代积累的经验,但是若真的摄政整个朝野,算不得什么好事。
更何况,他在北定候府待过,也大致明白北定候的想法,无非是想保全祖辈功勋,但是进来朝华帝却没有能力动北定候府,计划这般被提前,若非北定候所求发生了改变,那就是北定候府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北定候身边有人蛊惑了他。
蒋召还没有回房,白辞躺在里侧,因着这些事情实在是没有什么睡意。床边的烛火还亮着,白辞约莫着时间应该已经要到凌晨才睡过去。
白辞不知道蒋召是什么时候回到屋,但是他早上起来的时候,发现蒋召正在背对着穿衣服。
听到了里侧的动静,蒋召转过身子,面带着笑容对着白辞说到:“阿辞,早。”
“早。”白辞不知道蒋召的决定,他心想若是蒋召还是打算实施计划,那他只能想办法破坏掉其中一个环节了。
蒋召看着阿辞似是出了神,他主动从旁边寻过白辞的衣服,“阿辞?”他轻轻叫了一声。
白辞这才从思路中走了出来。
“阿辞,我决定暂停计划。我会派人回北定候府看看父亲的情况。”
白辞没有想到蒋召对自己说了这计划的处理办法。“嗯,如此也好。”
白辞今日去东宫时,谢麟果然也在。
倒是想寻答案的萧恒性子急迫。“太傅,昨日的作业,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说着还抓了抓脑袋,似是很困惑。
白辞明白,萧恒是真的将他视为长辈的。
“嗯,无妨。”白辞应着又看向站在旁边一言不发的谢麟。“世子看过问题了吗?吗?”这话似是顺嘴一问。
“昨日来这宫中,太子殿下就将太傅所布置的题目给我看了,说来惭愧,我也没有答案。”
“这题目本就没有特定答案。但臣给太子殿下布置这个题目是想让太子殿下明白,人生在世者,总有惧者,但是不论几何,终于要有一颗坚韧的心。”
皇后已经很久没有来东宫了,他到来时,萧恒虽是每天都与自己母后相见,但是脸上却也满溢欣喜之情。
皇后依旧是往常那般的端庄模样,在白辞与谢麟行了礼之后,也对着白辞说:“你们继续刚刚的话题吧。不必顾忌本宫。”
皇后全程都在观察着谢麟,那晚的人始终没有查到踪迹,她其实明白,对方肆无忌惮的派人上门,必然是追查不到什么线索的。
定是事情成功之后才能知晓。她知道这大燕朝有能力做这件事情的只有三者。
北定候,南安候,以及自己兄长。
倒不是她相信自己兄长,而是明白兄长虽是有这个能力,但是在与前两者的将兵只对北定与南安负责比起来,自己兄长兵力与战力中有一半左右是效忠皇室的。
她这段时间也查了南安与北定的一些事情,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发现了他们与朝华帝之间的一些矛盾。
她在观察南安世子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南安世子确实是幼时便被禁锢在这帝都,南安候府同样也有比北定更强的理由这样做,但是南安世子尚小,若是南安候贸然出手,只怕朝华定不会对谢麟这个南安世子手下留情。
白辞在授课结束后,被皇后留了下来。以往皇后来东宫频繁时也时常这样留下白辞,询问谢麟的学习情况。更何况皇后已经一个多月未曾来这东宫了。因此白辞对皇后的做法并没有做过多猜测。
果然皇后询问了萧恒最近的情况,白辞实话实说,皇后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白辞萧恒的情况,就在白辞以为快要离开时,皇后抛出的问题却让白辞心里一惊。
“白大人,你现在身在蒋世子府上,最近可曾发现什么异事。”
要知道蒋召在朝中有官职而朝华帝又是个不喜南安候府与北定候府的主。在这帝都蒋召被人称呼为蒋大人较多,而如今皇后不仅直接开口询问白辞情况,更是称呼蒋召为“蒋世子”。
白辞低着头,似是在思索怎么回答。他知道皇后是计划的一环,但是实在不料皇后怀疑到了蒋召身上,更不知道皇后查出了多少。
若是让朝华帝知道,正好给你理由削弱北定候府,只怕到时候北定候府若是反抗,这大燕朝维系了几百年的和平要瞬间崩塌。
白辞不知道该不该把北定候府压在面前的皇后身上,也知道皇后值不值得自己将整个大燕朝的安危托在她的身上。
“白辞,你是恒儿的老师。本宫也调查过你,你的心性本宫自是相信,本宫知道你是在顾忌什么,”
座上的白辞听到这话脸色有了一丝丝松动。
“白大人,我年幼时也随着父亲与兄长走遍各方,自是知道战争对百姓的危害。”
“你放心,本宫不会告诉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