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人频繁出入世子府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南安城。要知道张大人一向不与南安其他官员有所结交,但是为官多年却收南安城内各个官员敬仰。
很快试探的人就上了门。
“张大人,听说你最近经常前往世子府。这世子回来虽是好消息,但在我们实在没有过多接触,对其为人也不甚了解,不知张大人可否告知一二。”
“你们且好好思量世子让你们所办之事是不是有利于南安,有利于百姓。”
谢麟在安排好一起,官员们也都按他的计划行事后,便出发前去了南关。
去南关前他先绕道去了南照城。他母亲正在南照城安抚流民。
要知道民就是根本。若民逃难出了南安,只怕就是守住了南安,城镇村庄也无人。
萧敏早就收到了谢麟到达南安的消息,如今看到自己的儿子自是欣喜。
他们并没有聊上多久,谢麟便告别了母亲前往南关。
萧敏自是不愿意自己的丈夫与儿子都前往战场,但是她心里比谁都明白,他的丈夫与儿子既然是这南安的侯爷与世子便有责任护住南安百姓的平安。
萧敏先前前往帝都时便见过了白虎,但是如今着自己儿子骑在白虎身上也着实吃了一惊。
营帐内,南安候正和一众将领商议着。就听得有人来报。
“侯爷,世子来了。”
“让他进来。”南安候已经有整整八年未曾见过自己的儿子,当年将他留在帝都让南安候一直心里对自己儿子存在这愧疚。
“父亲。”谢麟一进营帐便叫到。
两人都知此时情况紧急,容不得两人寒暄太久。很快营帐内又开始继续讨论着。
谢麟站在一旁,听着各位将官一一介绍着最近的情况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夷族最近并没有发起大攻势,只是一下一下的派人来偷袭。每次都让南安军对措手不及。
谢麟各位将领说完,出口到:“父亲,各位将军,可曾想过为何夷族如此作战。”
各位都将视线移到了谢麟身上。“夷族各个部落散落,自被我们南安打散候并不团结,而此次在开战前却收到了夷族聚集的消息。各位将军可曾想过原因?”
在场的各位都缄口不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倒是其中一个长相五大三粗的将领说出了口:“那夷族非善类,我觉得不过有两个原因,一为报当年之仇,而则是想入我们南安捞些好处。”
谢麟点了点头:“这个将军说得对。夷族部族那么多,且又没有组织者与统一者,因此以占领大燕,想改朝换代的可能性很小,就算有只怕也只是个别人藏着的心思,只怕大都是因为一时利益给绑在了一起。”
“而先前各部族的聚集只怕也是给我们南安的下马威。想让我们南安心生警惕。”
在场的将领很是不解,出口问道:“若是我们心生警惕,做好准备,那他们不是更难进攻?”
谢麟摇了摇头:“想必他们在聚集后便又退回了各自的部族。让我们南安处于整个边境都待战的状态。而他们只需每次派出一个部族的战力便可扰乱我们。
而又正值夏季,我们南安士兵是严阵以待,不能有丝毫松懈,而他们夷族在每次攻打完之后便转进大山,休养生息,但是我们却处于被动状态。
时间一长,加上今年的酷暑,我们士兵的心力自是不佳,而他们则会寻一个恰当的时机全员进攻。他们在这个计划中以逸待劳,而我们将兵却是在时时刻刻的防备与担忧着他们都进攻。”
“麟儿可有法子。”南安候开了口。
“父亲,他们夷族可以以逸待劳我们也可以。夷族想要攻入南安必要破这南关才行。
刚刚听各位将军所言,这几次夷族来犯不仅是攻打南关,更是骚扰周边百姓。
我们可以派两路兵马,一路骑兵埋伏在夷族前来进犯的岭山,一路分散伪装成村民散到各个村子里去。
骑兵埋伏在岭山,那边树木多,有河流,正好解了这酷暑的炎热。在密集处安营扎寨,埋伏的人每次分为两批,两日一交接。
若有夷族的动向立即派人前来禀告,我们这边也早做防备,此外那些村子里的士兵若遇到夷族也不要硬碰硬,寻时机与最近的驻扎地求救,当然每次有进攻东西我们也要派人前往各个村庄。
此来我们不仅变被动为主动,也减少士兵消耗。当然除此之外,驻扎在岭山的骑兵还有一个任务,那便是夷族撤退时,要派人去跟着他们摸清他们的老巢。”
“正值夏季,兵营中人员聚集,还要做好避暑与防止疫病的准备。”
听到谢麟说完,各位将领都纷纷表示世子思虑的周全。
出乎中人意料的是谢麟在第二日便决定离开南关回南安城去。
因为来这南关一趟,谢麟更加肯定这场战争持续时间不会短,而粮食是关键。
萧敏在南照城设置的难民收容所很有成效,南安边境虽有战乱,但在甚少有百姓离开南安,他们都相信侯爷与夫人能够带领他们南安打赢这场仗。
在退朝候自己被朝华帝留下,是白辞没有想到的。
朝华帝坐在龙椅上,语气很多轻缓,就像是征求意见一般:“白爱卿,对南安候世子私自离开帝都,你可有什么看法?”
“回陛下,臣认为世子在朝中并没有什么职位,如今南安战乱,只怕他是因为担忧南安以及南安候才回去南安的,所以走得才着急了些。”萧乾将谢麟困在帝都本就是以谢麟自己愿意在国子监求学为遮掩,虽然朝中官员大都知晓其中真义,但是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的事情,说又敢提起。这恰恰也成为了白辞今日说辞的倚仗。
“白爱卿此言有理,但朕是将谢麟当晚辈看待,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告知朕。”朝华帝似是真的只是在埋怨一个晚辈的不辞而别。但是白辞心里很清楚,这一切不过是他的试探罢了。
“陛下,世子离开虽是情有可原,但世子在帝都八载有余,也得了陛下不少恩典,待世子归来,陛下也可以对世子小施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