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阁小说网

必访搜索,befun尽获!

下载必访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立即下载

图片
大图

必访搜索,befun尽获!

下载必访搜索更多精彩内容

立即下载

首页 > 资讯 > 17 岁女友亲手送他进电诈地狱!19 岁少年被卖缅甸换 10 万,爱情成了索命符

17 岁女友亲手送他进电诈地狱!19 岁少年被卖缅甸换 10 万,爱情成了索命符

作者:佚名

2025 年 2 月,广东 19 岁小伙小黄(化名)在 17 岁同居女友小周(化名)的诱导下,踏上了前往缅甸的 “高薪工
一、甜蜜陷阱:从台球厅邂逅到跨国骗局 小黄与小周相识于 2024 年广州某台球厅。小周自称福建籍 “干部家庭” 出身,家族在缅甸拥有生意,频繁向小黄灌输 “去缅甸赚大钱” 的想法。尽管姐姐黄女士对小周的 “包装身份” 存疑,但深陷爱河的小黄仍在 2025 年 2 月 2 日瞒着家人,与小周一同飞往泰国曼谷。 抵达泰缅边境后,小周以 “接人” 为由离开,留下小黄被持枪人员押送至缅甸凯旋园区。黄女士回忆,弟弟在被控制前曾短暂拿回手机,向家人发送求救信息:“接他的人有枪,护照和手机都被没收了”。 二、地狱 4 个月:电击、毒打与 “业绩生死线” 进入园区后,小黄被剃光头发,每天需完成 16 至 20 小时的电诈任务。主管直言:“你是花 10 万元从小周那里买来的,必须创造业绩。” 因无法完成诈骗指标,他多次被铁棍殴打腰部、耳光抽击耳部,导致听力严重受损。 “耳朵被打得嗡嗡响,饭也吃不饱,瘦了几十斤。” 黄女士展示的照片显示,回国后的小黄皮肤黝黑、伤痕累累。园区甚至要求家属支付 “赔付金” 才放人,最终在缅甸潮汕商会的协助下,黄家筹措 35 万元才赎回儿子。 而小周在交易完成后,竟在泰国游玩 10 天,回国后被警方迅速控制。据黄女士透露,小周此前多次对小黄进行 “洗脑”,刻意营造 “白富美” 人设,甚至虚构家族背景以获取信任。 三、法律追责与跨国电诈生态透视 目前,小周因涉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根据中国刑法,拐卖人口罪最高可判处死刑,而诈骗罪视金额与情节可处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值得关注的是,小周年仅 17 岁,其刑事责任认定需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刑法》相关条款综合判定。 此案折射出缅甸电诈园区的猖獗生态。近年来,东南亚电诈团伙通过 “杀猪盘”“高薪诱骗” 等手段,将目标锁定低龄、低学历群体。像小黄这样的受害者,往往因缺乏社会经验,成为犯罪链条中的 “商品”。缅甸东部妙瓦底等地区因地方武装割据、政府管控薄弱,成为电诈园区的温床。尽管中缅泰等国近年加强联合打击,但犯罪团伙仍通过 “蚂蚁搬家” 式转移设备、人员流窜等方式规避执法。 四、救援困境与社会警示 小黄的遭遇并非孤例。2025 年 8 月,广西男子何某(化名)在缅甸电诈园区遭受电击、威胁 “割腰子”,最终跳车逃离,在山林中靠吃浆果、蚯蚓求生半月才获救。此类案件暴露出跨境犯罪的复杂性:一方面,电诈园区与地方武装形成共生关系,通过高额资金换取庇护;另一方面,部分受害者因 “赚快钱” 心理,甚至在被解救后仍对园区存有幻想。 “打击电诈需多管齐下。” 反电诈专家史帅指出,电诈团伙擅长利用 “朋辈效应” 与 “暴富叙事” 蛊惑年轻人,需加强边境管控、公众反诈教育及国际执法合作。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谢玲强调,中缅泰等国应建立长效机制,切断电诈设备转移链条,防止犯罪团伙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结语 从爱情到背叛,从自由到牢笼,小黄的经历撕开了跨国电诈的残酷一角。此案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对社会治理的警示:在 “流量时代”,如何穿透虚假人设的迷雾,守护未成年人与弱势群体的权益,仍是亟待破解的课题。正如黄女士在网络呼吁中所言:“希望更多年轻人以弟弟为戒,别让‘恋爱脑’葬送人生。”